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设计应用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1-13页
        1.2.1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第11-12页
        1.2.2 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的发展第12-13页
    1.3 本文所做工作第13-14页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结构第14-22页
    2.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第14-19页
        2.1.1 全站信息数字化第14-17页
        2.1.2 通信平台网络化第17-19页
        2.1.3 信息共享标准化第19页
    2.2 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第19-20页
    2.3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第20-21页
        2.3.1 智能化二次设备第20-21页
        2.3.2 智能化二次网络第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基于“三层两网”构架的智能站二次系统第22-38页
    3.1 过程层设备智能化技术第22-24页
        3.1.1 采样环节智能化第22-24页
        3.1.2 执行环节智能化第24页
    3.2 间隔层设备智能化技术第24-30页
        3.2.1 线路间隔层设备智能化第24-26页
        3.2.2 主变间隔层设备智能化第26-28页
        3.2.3 母线间隔层设备智能化第28-29页
        3.2.4 故障录波器与网络分析仪智能化第29-30页
        3.2.5 稳定控制装置智能化第30页
    3.3 站控层智能化设计方案第30-31页
        3.3.1 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需求第30页
        3.3.2 一体化监控系统结构设计第30-31页
    3.4 过程层网络智能化技术第31-36页
        3.4.1 过程层网络组网方式第31-33页
        3.4.2 SV网络设计第33-35页
        3.4.3 GOOSE网络设计第35-36页
    3.5 站控层网络设计方案第36页
    3.6 基于“三层两网”构架的智能站二次系统第36-37页
    3.7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智能站二次系统实现方式与功能集成第38-43页
    4.1 前言第38页
    4.2 基于虚端子的智能站二次系统实现方式第38-40页
        4.2.1 虚端子表的定义第38-39页
        4.2.2 智能站二次系统实现方式第39-40页
    4.3 智能变电站SCD文件集成第40-41页
    4.4 智能变电站装置配置和调试第41-42页
        4.4.1 装置配置文件的产生过程第41-42页
        4.4.2 装置调试流程第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工程实例设计分析第43-58页
    5.1 工程概况第43-45页
        5.1.1 工程规模第43-44页
        5.1.2 一次设备配置分析第44-45页
    5.2 基于“三层两网”构架的二次系统设计分析第45-52页
        5.2.1 线路间隔配置实例第45-47页
        5.2.2 主变间隔配置实例第47-49页
        5.2.3 母线间隔配置实例第49-51页
        5.2.4 稳控装置配置实例第51页
        5.2.5 站控层配置实例第51-52页
    5.3 虚端子逻辑联系表设计实例第52-55页
        5.3.1 220kV线路保护虚端子联系表设计实例第52-54页
        5.3.2 220kV主变保护虚端子联系表设计实例第54-55页
        5.3.3 220kV母线保护虚端子联系表设计实例第55页
    5.4 应用效果分析第55-57页
        5.4.1 可靠性分析第55-56页
        5.4.2 经济性分析第56-57页
        5.4.3 实用性分析第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攀枝花市人才流失和人才激励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刘庆邦的短篇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