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7-23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综述总结 | 第23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23-25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基于MIMO的物理层网络编码传输技术 | 第28-54页 |
·MIMO基础概述 | 第29-38页 |
·MIMO系统中的空间分集 | 第29-31页 |
·MIMO系统中的空间复用 | 第31-35页 |
·MIMO及MIMO双向中继信道中的分集—复用折中回顾 | 第35-38页 |
·获取分集增益的MIMO物理层网络编码传输方案 | 第38-48页 |
·引言 | 第38-40页 |
·系统模型及已有方法回顾 | 第40-42页 |
·类似最大比合并的中继物理层网络编码检测器 | 第42-44页 |
·广播阶段的传输 | 第44-45页 |
·仿真和讨论 | 第45-48页 |
·获取复用增益的MIMO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 | 第48-52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系统模型及传输方案设计 | 第49-51页 |
·仿真与讨论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多天线双向中继系统中的中继天线选择技术 | 第54-90页 |
·点到点多天线系统中的天线选择 | 第54-58页 |
·多入单出系统中的发送天线选择 | 第55-56页 |
·空分复用系统中的发送天线选择 | 第56-58页 |
·针对单流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继天线选择方法 | 第58-66页 |
·广播阶段的天线选择方法 | 第58-60页 |
·结合MRC-L和Max-Min的天线选择的两阶段分集传输方法 | 第60-63页 |
·一种多址-广播阶段公共中继天线选择方法 | 第63-65页 |
·仿真与讨论 | 第65-66页 |
·多流物理层网络编码中的天线选择算法 | 第66-88页 |
·引言 | 第66-69页 |
·系统描述 | 第69-70页 |
·基于任意天线子集对(φ,φ')的传输 | 第70-72页 |
·中继天线选择 | 第72-75页 |
·分集分析 | 第75-84页 |
·仿真与讨论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四章 MIMO-Y信道中的中继天线选择及用户选择技术 | 第90-110页 |
·基本MIMO-Y信道模型及传输方法介绍 | 第91-96页 |
·MIMO-Y信道基本模型及传输协议 | 第91-92页 |
·基于ZF中继信号处理的MIMO-Y信道传输方法 | 第92-96页 |
·基于预编码选择的分集提升方法 | 第96页 |
·MIMO-Y信道中的中继天线选择 | 第96-102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系统模型 | 第97-100页 |
·仿真与讨论 | 第100-102页 |
·MIMO-Y信道中的用户选择 | 第102-109页 |
·引言 | 第102-103页 |
·系统模型 | 第103-106页 |
·仿真与讨论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五章 UWB通信基础及其中低复杂度抗符号间干扰传输方法 | 第110-138页 |
·UWB基础介绍 | 第110-113页 |
·UWB脉冲无线电信号 | 第110-111页 |
·UWB信道 | 第111页 |
·UWB常用接收机设计 | 第111-113页 |
·UWB系统中的低复杂度抗符号间干扰传输方法 | 第113-136页 |
·引言 | 第113-116页 |
·系统模型 | 第116-117页 |
·在分层干扰模型下对BC-CMSA系统的IFI/ISI分析 | 第117-126页 |
·基于码字优化的干扰预消除 | 第126-130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30-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8页 |
第六章 物理层网络编码在超宽带双向中继系统中的应用 | 第138-162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辅助的相干UWB双向中继传输方法 | 第138-146页 |
·引言 | 第138-139页 |
·准ML接收机设计 | 第139-141页 |
·相干UWB-PNC接收机设计 | 第141-143页 |
·仿真与讨论 | 第143-146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辅助的TR-UWB双向中继传输方法 | 第146-160页 |
·引言 | 第146页 |
·系统模型 | 第146-148页 |
·基于AcR的TR-UWB-PNC接收机设计 | 第148-150页 |
·性能分析与系统优化 | 第150-154页 |
·仿真与讨论 | 第154-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2-166页 |
·论文总结 | 第162-164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64-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4页 |
附录 缩略语表 | 第174-178页 |
致谢 | 第178-1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80-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