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性能差异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页
   ·辽宁省玉米主要产区及其生态条件第16-17页
   ·生态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7-26页
     ·生态条件与品种第17-19页
     ·生态条件与密度第19-20页
     ·生态条件与施肥第20-22页
     ·生态条件与栽培技术第22-2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试验材料第26页
   ·试验设计第26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6-30页
     ·植株形态第26-27页
     ·田间小气候第27页
     ·生理特性第27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第27-28页
     ·籽粒品质第28-30页
第三章 生态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30-56页
   ·辽宁省玉米主要产区的生态条件及其差异第30-32页
     ·2010 年不同生态区玉米生长季主要气象条件的差异第30-31页
     ·2005~2010 年不同生态区同时期主要气象条件的差异第31-32页
   ·生态条件对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第32-39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产量差异第32-34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第34-37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的差异第37-39页
   ·生态条件对品种群体结构的影响第39-46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株形的差异第39-43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田间小气候的差异第43-46页
   ·生态条件对品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第46-49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叶面积指数的差异第46-47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差异第47-48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光合速率的差异第48-49页
   ·生态条件对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第49-53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淀粉含量的差异第49-50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第50-51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脂肪含量的差异第51-52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的差异第52-53页
   ·生态条件与品种生育期及繁茂程度的关系第53-56页
     ·品种生育期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变化第53-54页
     ·品种繁茂度与生态条件的关系第54-56页
第四章 生态条件对密度及产量潜力的影响第56-76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宜密度第56-61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产量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56-58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产量构成因素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58-61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群体结构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61-69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株形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61-65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田间小气候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65-69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生理指标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69-72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叶面积指数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69-70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70-71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71-72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品质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72-76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淀粉含量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72-73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73-74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脂肪含量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74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与密度的关系变化第74-76页
第五章 不同生态条件下增加施肥的增产效果第76-100页
   ·增肥对产量性能的影响第76-84页
     ·增肥对品种增产潜力的作用第76-77页
     ·增肥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7-82页
     ·增肥对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第82-84页
   ·增肥对农艺性状和株形的影响第84-90页
     ·增肥对株高、穗位高的影响第84-87页
     ·增肥对茎粗的影响第87-89页
     ·增肥对叶向值的影响第89-90页
   ·增肥对生理指标的影响第90-94页
     ·增肥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90-92页
     ·增肥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92-93页
     ·增肥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第93-94页
   ·增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第94-100页
     ·增肥对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第94-96页
     ·增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96-97页
     ·增肥对籽粒脂肪含量的影响第97-98页
     ·增肥对籽粒容重的影响第98-100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100-106页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的生产潜力第100页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的群体结构特征第100-101页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的生理特性第101-102页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的品质特点第102-103页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第103-104页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类型的选择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赣州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与创新研究
下一篇:青岛市海滩沉积地貌及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