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

海洋微藻的分类方法学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前言 文献综述第13-41页
 第一节 海洋微藻分类研究第13-16页
  1 海洋微藻概述第13页
  2 海洋微藻的分类方法的演变第13-14页
  3 几种传统微藻分类方法及其优缺点第14-16页
 第二节 海洋微藻分子生物学分类第16-27页
  1 分子生物学在微藻分类中的应用第16-18页
  2 适合微藻分子生物学分类的工具第18-27页
 第三节 硅藻分类形态学特征拓展—有性生殖方式第27-41页
  1 微藻形态学分类研究的典型-硅藻第27-29页
  2 硅藻有性生殖方式第29-41页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与研究方案的设计第41-43页
 1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第41页
 2 研究方案设计第41-43页
第一章 利用单细胞 PCR 方法调查中国南海小型浮游生物分子信息的研究第43-5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4-46页
   ·仪器和试剂第44页
   ·方法第44-46页
 2 结果第46-53页
 3 讨论第53-55页
第二章 微拟球藻大洋种的分子鉴定第55-6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5-58页
   ·藻种培养第55-56页
   ·藻种的分离第56页
   ·DNA 提取第56-57页
   ·DNA 质量的检测第57页
   ·PCR 扩增第57-58页
 2 结果第58-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第三章 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的基因组序列揭示其核单倍性与无性生殖第66-73页
 1 方法第66-68页
   ·藻种的分离、DNA 提取第66-67页
   ·文库的构建和测序第67页
   ·从头组装第67页
   ·多态性核苷酸的搜索第67页
   ·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第67-68页
   ·目的蛋白的搜索第68页
 2 结果第68-71页
   ·基因组的大小第68-69页
   ·多态性核苷酸第69-70页
   ·功能基因第70页
   ·无性生殖第70-71页
 3 讨论第71-73页
第四章 三角褐指藻有性生殖观察第73-8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3-74页
   ·藻种来源第73-74页
   ·培养条件第74页
   ·细胞固定第74页
   ·光学显微镜观察第74页
   ·电子显微镜观察第74页
 2 结果第74-82页
   ·细胞的结合第74-76页
   ·细胞核的运动和可能的细胞质交换第76-78页
   ·为细胞核转移而结合的细胞对与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对在结构上的不同第78-82页
 3 讨论第82-85页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107页
附录 1 分离得到的中国南海小型浮游生物形态图像第107-127页
附录 2第127-150页
附录 3第150-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个人简历第153页
发表文章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一个两部门模型
下一篇:苏里格气田苏76、苏77区块山西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