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隐名股东的认定及其类型化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隐名股东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隐名投资与隐名股东 | 第11-13页 |
一、隐名投资的概念及其类型 | 第11-12页 |
二、隐名股东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比较法上的隐名股东 | 第13-15页 |
一、大陆法系的隐名股东规范 | 第13-14页 |
二、英美法系的隐名股东规范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我国隐名股东的现状 | 第15-19页 |
一、立法上的现状 | 第16-17页 |
二、审判实践中的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隐名股东的认定 | 第19-30页 |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的态度 | 第19-21页 |
一、司法实践中的三种主要观点 | 第19-21页 |
二、本文的观点 | 第21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 | 第21-30页 |
一、认定隐名股东应坚持的价值理念 | 第21-24页 |
二、隐名股东认定的标准 | 第24-28页 |
三、隐名股东认定的后果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隐名股东问题的类型化及分析 | 第30-43页 |
第一节 隐名股东出资瑕疵责任的承担 | 第31-35页 |
一、出资瑕疵责任概述 | 第31-32页 |
二、隐名股东出资瑕疵责任 | 第32-35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 | 第35-39页 |
一、隐名股东股权转让的类型 | 第35-36页 |
二、股权转让及转让后的出资瑕疵责任承担 | 第36-39页 |
第三节 隐名股东主张撤回投资款 | 第39-43页 |
一、隐名股东可否撤资 | 第40-41页 |
二、否认撤资后的处理——对股东退出制度的思考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隐名股东立法的思考 | 第43-47页 |
第一节 隐名股东现行规范的不足 | 第44-46页 |
一、整体上的不足 | 第44-45页 |
二、对《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具体评析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对完善我国隐名股东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