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元代笔记综述 | 第10-15页 |
第二节 小说史料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5-19页 |
一、元代笔记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二、选题意义及其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元代的小说观念 | 第19-25页 |
第一节 讲史反映的小说信史观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小说故事评论反映的虚构观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笔记中的小说背景史料及影响 | 第25-41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史料 | 第25-33页 |
一、僧侣猖獗 | 第26-29页 |
二、驱口婚姻 | 第29-30页 |
二、轻儒现象及元代官场百态 | 第30-32页 |
四、选童男童女事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习俗背景史料 | 第33-39页 |
一、元代娼妓问题 | 第33-35页 |
二、元代下火文 | 第35-39页 |
第三节 制度背景史料 | 第39-41页 |
一、撺箱制度 | 第39-40页 |
二、劈正斧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小说作品本事考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古今小说》本事补遗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型世言》本事补遗 | 第43-46页 |
第二节 《西湖二集》、《剪灯新话》、《宣和遗事》本事补遗 | 第46-49页 |
一、《西湖二集》 | 第46-47页 |
二、《剪灯新话》 | 第47-48页 |
三、《宣和遗事》康王生,上梦钱镠挽御衣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笔记中的小说资料分析 | 第49-58页 |
第一节 金海陵事研究 | 第49-53页 |
一、笔记与小说作品的矛盾记载 | 第49-51页 |
二、金海陵其过流行的原因探析 | 第51-53页 |
第二节 笔记中的两类小说分析 | 第53-58页 |
一、志怪类 | 第54-55页 |
二、公案小说类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