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笃庆与其歌行诗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张笃庆的生平与交游 | 第14-27页 |
第一节 翠袖牵萝倚暮寒——张笃庆生平研究 | 第14-21页 |
一、家世尊贵,承袭风雅 | 第14-16页 |
二、幼罹动乱,家道中落 | 第16-18页 |
三、仕途偃蹇,杜门著述 | 第18-19页 |
四、张笃庆的个性特点与情感世界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菱歌一曲万人看——张笃庆交游研究 | 第21-27页 |
一、交游唱和,标举壮采 | 第21-25页 |
二、科场伯乐,慧眼识才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张笃庆的诗学观念及诗歌风貌 | 第27-37页 |
第一节 张笃庆的诗学观念 | 第27-29页 |
一、以雅正为旨归 | 第27-28页 |
二、师法汉魏、六朝、初唐、盛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崐崘山房集》概述 | 第29-37页 |
一、《崐崘山房集》介绍 | 第29页 |
二、《崐崘山房集》诗歌的审美取向 | 第29-37页 |
第三章 歌行界说与张笃庆的歌行诗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歌行界说 | 第37-42页 |
第二节 张笃庆歌行诗介绍 | 第42-47页 |
第四章 张笃庆歌行诗的思想内涵 | 第47-64页 |
第一节 关心民瘼 | 第47-50页 |
第二节 行旅见闻 | 第50-53页 |
第三节 咏史之作 | 第53-57页 |
第四节 时事诗 | 第57-59页 |
第五节 唱酬题咏 | 第59-64页 |
第五章 张笃庆歌行诗的艺术风格 | 第64-72页 |
第一节 超拔雄奇 | 第65-69页 |
第二节 慷慨低回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