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及光催化作用 | 第12-14页 |
| ·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 | 第12-13页 |
| ·光催化的反应机理历程 | 第13-14页 |
| ·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的改性和发展方向 | 第14-16页 |
| ·介孔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介孔材料的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 ·介孔材料的合成和形成机理 | 第17-20页 |
| ·介孔TiO_2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 ·介孔TiO_2的合成方法 | 第20-22页 |
| ·介孔TiO_2的应用前景 | 第22-23页 |
|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 第2章 混晶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25-36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 ·仪器和药品 | 第25-26页 |
| ·混晶纳米二氧化钛的合成 | 第26页 |
| ·光吸收性能实验 | 第26页 |
| ·光催化实验 | 第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5页 |
| ·物相分析 | 第26-30页 |
| ·颗粒的形貌分析 | 第30-32页 |
| ·光吸收性能 | 第32页 |
| ·光催化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第3章 混晶纳米二氧化钛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第36-46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 ·仪器和药品 | 第37页 |
| ·混晶TiO_2介孔材料的制备 | 第37页 |
|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37页 |
| ·吸附性能实验 | 第37-38页 |
| ·光催化性能 | 第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 ·前驱体的DSC分析 | 第38-39页 |
| ·焙烧温度对样品的性能影响 | 第39-40页 |
| ·表面活性剂对形成介孔TiO_2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反应时间对孔径形貌的影响 | 第41-42页 |
| ·XRD物相分析 | 第42-43页 |
| ·N_2吸附脱附与孔径分布 | 第43页 |
| ·吸附及光催化性能 | 第43-44页 |
|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4章 复合模板剂自组装制备混晶纳米TiO_2介孔材料及对废水的降解性能 | 第46-54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 ·仪器和药品 | 第46-47页 |
| ·混晶TiO_2介孔材料的制备 | 第47页 |
| ·光吸收性能实验 | 第47页 |
| ·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 ·复合模板剂对形貌的影响 | 第47-48页 |
| ·XRD物相分析 | 第48-49页 |
| ·N_2吸附脱附与孔径分布 | 第49页 |
| ·改性处理 | 第49-50页 |
| ·光吸收性能对比 | 第50-51页 |
| ·对工业含氰废水的处理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附录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