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10-15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 | 第10-12页 |
·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 | 第12-13页 |
·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 | 第13-15页 |
·ZrB_2/SiC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ZrB_2/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 | 第15-16页 |
·ZrB_2/SiC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 第16-17页 |
·材料计算与设计 | 第17-20页 |
·材料计算与设计的发展历史 | 第17-18页 |
·材料计算与设计的主要方法 | 第18-19页 |
·材料计算与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计算方法及理论模型 | 第22-40页 |
·第一性原理方法 | 第22-27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2-24页 |
·Kohn-Sham方程式及自洽场计算 | 第24-25页 |
·赝势 | 第25-27页 |
·分子力学方法 | 第27-31页 |
·分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28-31页 |
·分子力学的能量最小化方法 | 第31页 |
·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31-37页 |
·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分子动力学的数值算法 | 第32-34页 |
·分子动力学的统计系综 | 第34-35页 |
·分子动力学的边界条件 | 第35-37页 |
·计算模型 | 第37-40页 |
·模拟计算的晶体模型 | 第37-38页 |
·模拟计算的界面模型 | 第38-40页 |
第3章 ZrB_2基态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40-56页 |
·ZrB_2 的晶格参数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40-41页 |
·ZrB_2 的能带结构计算及态密度分析 | 第41-47页 |
·ZrB_2 的能带结构计算 | 第41-43页 |
·ZrB_2 的电荷密度及差分电荷密度分析 | 第43-45页 |
·ZrB_2 的分波态密度及Mulliken布居分析 | 第45-47页 |
·ZrB_2 弹性常数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47-54页 |
·ZrB_2 单晶体的弹性常数计算 | 第47-50页 |
·ZrB_2 多晶体的宏观弹性性质 | 第50-52页 |
·ZrB_2 多晶体的各向异性 | 第52-53页 |
·ZrB_2 德拜温度的计算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ZrB_2/β-SiC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56-93页 |
·ZrB_2、β-SiC表面性质的分子力学计算 | 第56-58页 |
·ZrB_2 表面性质的分子力学计算 | 第56-58页 |
·β-SiC表面性质的分子力学计算 | 第58页 |
·ZrB_2/β-SiC界面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58-88页 |
·ZrB_2(0001)//β-SiC(001)的界面模拟 | 第59-71页 |
·ZrB_2(0001)//β-SiC(110)的界面模拟 | 第71-77页 |
·ZrB_2(1120)//β-SiC(001)的界面模拟 | 第77-84页 |
·ZrB_2(1120)//β-SiC(110)的界面模拟 | 第84-88页 |
·ZrB_2/β-SiC界面结合性能的比较 | 第88-91页 |
·界面理想粘合功与界面变形分析 | 第88-90页 |
·ZrB_2/SiC复合材料中的实际界面结合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