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性恶”伦理观的社会基础 | 第8-18页 |
(一) 人性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8-10页 |
(二) 解诸子之“蔽”批判总结社会生活 | 第10-12页 |
(三) 融通诸子的“性恶”伦理观 | 第12-18页 |
二、 “性恶”伦理观的理论特色 | 第18-28页 |
(一) 重社会重人为的现实立场 | 第18-20页 |
(二) 崇尚理论结合现实经验的探索方法 | 第20-23页 |
(三) 清醒冷静的批判意识 | 第23-28页 |
三、 荀子“性恶”伦理观的社会影响 | 第28-39页 |
(一) 批判总结道德建设的利弊得失 | 第29-32页 |
(二)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内容 | 第32-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