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关于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意义第10-12页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2-27页
 2.1 相关的几个的重要概念第12-18页
  2.1.1 控制与母、子公司的关系第12-15页
  2.1.2 共同控制和合营企业第15-16页
  2.1.3 重大影响和联营企业第16-18页
 2.2 关联方的有关概念第18-22页
  2.2.1 关联方的准确定义第18-19页
  2.2.2 主要投资者个人和关键管理人员应作为关联方第19-21页
  2.2.3 关联方包括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第21-22页
  2.2.4 拥有相同关键管理人员的不同企业应视为关联方第22页
 2.3 关于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第22-27页
  2.3.1 关联方关系第23-24页
  2.3.2 关联方交易第24-27页
第3章 关联方交易基本理论研究第27-33页
 3.1 关联方交易的企业理论解释第27-29页
  3.1.1 交易费用理论解释第27-28页
  3.1.2 代理理论解释第28-29页
 3.2 我国关联方交易的动机剖析第29-33页
第4章 我国关联方交易的类型第33-43页
 4.1 经营往来中的关联方交易第33-37页
  4.1.1 关联方交易第33-34页
  4.1.2 费用负担的转嫁第34-35页
  4.1.3 资产租赁第35-36页
  4.1.4 资金占用和信用担保第36-37页
 4.2 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第37-43页
  4.2.1 不良资产转让给关联公司第37-38页
  4.2.2 优质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第38-39页
  4.2.3 托管经营第39-40页
  4.2.4 合作投资第40-41页
  4.2.5 相互持股第41-43页
第5章 关联交易和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分析第43-52页
 5.1 研究设计第43-46页
  5.1.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44页
  5.1.2 模型设计第44-45页
  5.1.3 研究假设第45-46页
  5.1.4 变量定义第46页
 5.2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和意义第46-47页
  5.2.1 主成分分析的机理第47页
  5.2.2 结果第47页
 5.3 统计结果及其分析第47-52页
第6章 规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建议第52-67页
 6.1 关于应披露的事项第52-55页
  6.1.1 关联方关系需要披露的内容第52-53页
  6.1.2 关联方交易需要披露的内容第53-55页
 6.2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披露现状第55-57页
  6.2.1 关联方及关联方关系披露不全面第56页
  6.2.2 关联方交易需揭示的要素不全面第56页
  6.2.3 对关联方交易构成内容揭示及理解不一致第56-57页
  6.2.4 披露方式避重就轻第57页
 6.3 完善我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的成本效益分析第57-60页
 6.4 关联方关系披露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完善第60-63页
  6.4.1 关联方关系的范围有待明确和拓展第60-62页
  6.4.2 关于关联方关系持股比例的法定标准第62-63页
  6.4.3 双向持股的关联方关系第63页
 6.5 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完善第63-65页
  6.5.1 关联交易定价政策信息披露第63-64页
  6.5.2 集团内部交易信息披露第64-65页
  6.5.3 关联交易披露形式第65页
 6.6 准则若改进后的适用范围第65-67页
结论第67-68页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证券经纪业务CRM应用规划方案
下一篇:第三方物流理论、运作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