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车辆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0-13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13-14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页 |
| ·虚拟样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 第13-14页 |
| ·ADAMS软件介绍 | 第14-16页 |
| ·ADAMS简介 | 第14页 |
| ·ADAMS/Car建模 | 第14-16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论文结构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底盘布置方案的确定 | 第19-26页 |
|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选型 | 第19-20页 |
| ·底盘布置方案 | 第20-21页 |
| ·车架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2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电动汽车整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6-41页 |
| ·模型参数的获取 | 第26-27页 |
| ·建模环境的设置 | 第27页 |
| ·麦弗逊前悬架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7-31页 |
| ·麦弗逊前悬架拓扑结构关系 | 第27-28页 |
| ·麦弗逊前悬架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 ·钢板弹簧非独立后悬架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 ·钢板弹簧后悬架拓扑结构关系 | 第31-32页 |
| ·钢板弹簧后悬架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转向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 ·转向系统的拓扑结构关系 | 第33-34页 |
| ·转向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 ·轮胎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 ·轮胎模型的简介 | 第35页 |
| ·轮胎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 ·车身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 ·驱动电机模型的建立 | 第37页 |
| ·驾驶员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电池模型的建立 | 第38页 |
| ·纯电动汽车整车模型的装配组合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整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仿真分析 | 第41-72页 |
| ·汽车操纵稳定性 | 第41页 |
| ·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仿真试验 | 第41-47页 |
| ·仿真试验 | 第41-42页 |
| ·数据处理 | 第42-46页 |
| ·评价计分 | 第46-47页 |
| ·转向回正仿真试验 | 第47-51页 |
| ·仿真试验 | 第47-48页 |
| ·数据处理 | 第48-50页 |
| ·计分评价 | 第50-51页 |
| ·稳态回转仿真试验 | 第51-54页 |
| ·仿真试验 | 第51-52页 |
| ·数据处理 | 第52-53页 |
| ·计分评价 | 第53-54页 |
| ·蛇行仿真试验 | 第54-60页 |
| ·仿真试验 | 第54-56页 |
| ·数据处理 | 第56-59页 |
| ·计分评价 | 第59-60页 |
| ·操纵稳定性仿真试验与道路试验结果比较 | 第60-61页 |
| ·汽车平顺性 | 第61页 |
| ·平顺性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1-62页 |
| ·随机输入行驶平顺性仿真 | 第62-67页 |
| ·仿真试验 | 第62-65页 |
| ·数据处理与评价指标 | 第65-67页 |
| ·脉冲输入行驶平顺性仿真 | 第67-71页 |
| ·仿真试验 | 第67-69页 |
| ·数据处理与评价指标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整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仿真优化设计 | 第72-84页 |
| ·试验优化简介 | 第72页 |
| ·麦弗逊前悬架硬点坐标参数的优化设计 | 第72-77页 |
| ·敏感度分析 | 第72-75页 |
| ·优化设计 | 第75-77页 |
| ·整车主要性能参数优化设计 | 第77-83页 |
| ·操纵稳定性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 第78-80页 |
| ·平顺性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 第80-81页 |
| ·优化结果确定及验证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六章 物理样机道路试验分析 | 第84-88页 |
| ·物理样机道路试验 | 第84页 |
| ·物理样机道路试验的结果曲线 | 第84-86页 |
| ·物理样机道路试验的计分评价结果 | 第86页 |
| ·物理样机道路试验与仿真试验的对比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88-89页 |
| ·全文总结 | 第88页 |
| ·研究展望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