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第12页 |
综述1. 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下的中医思维方式 | 第12-20页 |
·多中心文明---中华民族特有的实践方式---独特的思维方式 | 第12页 |
·中医药理论深受古代哲学整体观的影响 | 第12-16页 |
·中医思维方式特点 | 第16-18页 |
·中医思维方式的延续性与古代哲学的延续性 | 第18页 |
·多学科交叉的中医临证思维研究 | 第18-20页 |
综述2. 中医药理论体系构建初探——多学科研究中医理论的基础 | 第20-30页 |
·"通人之学"亦可层析——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分层解析初探 | 第20-23页 |
·"专门之学"为我所用——逐层交叉的学科研究思路详述 | 第23-29页 |
·沟通有无、触类旁通——对于新学科产生的启示 | 第29-30页 |
综述3. 多学科交叉解构中医辨证思维之认知心理学视角——兼述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治革 | 第30-40页 |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 第30-36页 |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第36-40页 |
4 中医理论及临证思维传承方式研究——内隐学习的研究进展 | 第40-50页 |
·隐性知识与中医临证思维 | 第40页 |
·内隐学习的内涵 | 第40-42页 |
·内隐学习——内隐知识——特征体现 | 第42-43页 |
·内隐学习的结果——隐性知识——获得途径 | 第43-44页 |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可行性与途径 | 第44-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 第50-87页 |
1 理论研究 | 第51-67页 |
·什么是"思维" | 第51-67页 |
·人类对自我认知的思维演进过程——生理、病理及医疗方面的摸索与探求 | 第67页 |
2 实验研究 | 第67-87页 |
·认知心理学针对思维的研究方法及中医医者思维研究方法探索——临证思维记录与模拟技术的探讨 | 第67-73页 |
·内隐学习、内隐认知与中医理论传承 | 第73-77页 |
·心理学方法及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技术对于临证思维传承的意义及具体应用 | 第77-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个人简历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