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工伤保险制度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基本问题研究 | 第10-17页 |
第一节 工伤的定义 | 第10-11页 |
一、工伤的定义 | 第10页 |
二、我国对工伤的认定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工伤保险制度的概述 | 第11-14页 |
一、工伤保险的定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工伤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4页 |
第三节 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 第14-17页 |
一、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侵权法的发展历史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之竞合 | 第17-22页 |
第一节 工伤赔偿竞合的产生与现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世界各国处理工伤赔偿竞合的主要模式 | 第18-22页 |
一、替代赔偿模式 | 第18-19页 |
二、选择赔偿模式 | 第19-20页 |
三、补充赔偿模式 | 第20-21页 |
四、相加赔偿模式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之剖析 | 第22-26页 |
第一节 工伤赔偿竞合之法理剖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工伤赔偿竞合之属性与成因 | 第23页 |
第三节 工伤保险制度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之实质剖析 | 第23-26页 |
一、法律价值不同 | 第23-24页 |
二、归责原则不同 | 第24页 |
三、赔偿项目和标准不同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合理构建我国工伤赔偿竞合之处理模式 | 第26-41页 |
第一节 我国工伤赔偿竞合之现状 | 第26-32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工伤赔偿竞合之处理模式 | 第32-37页 |
一、理论界对构建竞合之处理模式的主要观点 | 第32-33页 |
二、对我国适用工伤赔偿竞合处理模式的建议 | 第33-37页 |
第三节 构建我国工伤赔偿竞合处理模式的具体设想 | 第37-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