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IPv6多接入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引言第11-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14-16页
2 相关技术原理第16-31页
   ·基本移动IPv6协议第16-18页
   ·移动子网相关协议第18-22页
     ·移动子网基本支持协议(NEMO)第18-19页
     ·多转交地址注册第19-22页
   ·无线接入技术第22-26页
     ·WLAN第22-23页
     ·CDMA1X第23-25页
     ·GPRS/UMTS第25-26页
   ·切换技术第26-28页
   ·链路层与网络层交互第28-30页
   ·小结第30-31页
3 多接入技术方案的设计第31-39页
   ·实现目标第31-32页
   ·设计概述第32-36页
     ·多接口通信模块第33-35页
     ·切换触发模块第35-36页
   ·多接口切换流程举例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4 多接入技术方案的实现第39-63页
   ·多接口通信模块第39-49页
     ·NEPL NEMO-0.2第39-40页
     ·重要数据结构第40-44页
     ·软件实现模块第44-46页
     ·MR和HA的同步机制第46-49页
   ·切换触发模块第49-52页
   ·WLAN无线接入配置第52页
   ·CDMA1X无线接入配置第52-56页
     ·内核模块设置第53页
     ·网络接入设置第53-55页
     ·IPv6-in-IPv4隧道的实现第55-56页
   ·GPRS无线接入配置第56-62页
     ·内核模块设置第57页
     ·网络接入设置第57-58页
     ·IPv6数据包在GPRS网络中的传输第58-62页
   ·小结第62-63页
5 多接入技术方案测试第63-86页
   ·测试环境第63-64页
   ·配置情况第64-67页
     ·硬件配置第64-65页
     ·软件配置第65-67页
   ·测试内容第67-85页
     ·连通性测试第67-81页
     ·各种接入网的性能第81-83页
     ·异构切换性能第83-85页
   ·小结第85-8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工作总结第86页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作者简历第90-9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求解时间相关问题的基于长球波函数的谱方法
下一篇: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