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国际关系论文--国际问题论文--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论文

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以“塔利班化”为个案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一、研究问题及选题原因第12-17页
 二、前提假定与研究设计第17-23页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23-30页
第二章 文献梳理第30-45页
 一、恐怖主义滋生的理论诠释第30-34页
 二、规范生成的文献梳理第34-45页
第三章 恐怖主义规范、实践与受损身份的内涵第45-63页
 一、恐怖主义规范的内涵第45-52页
 二、实践的内涵第52-61页
 三、受损身份的内涵第61-63页
第四章 实践与规范生成的理论依据第63-97页
 一、实践与身份第63-68页
 二、实践与语言意义第68-89页
 三、身份、语言意义与规范生成第89-97页
第五章 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与恐怖主义规范生成的理论逻辑第97-118页
 一、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身份受损与民族恐怖主义第97-105页
 二、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教旨、教义的恐怖化链接与宗教恐怖主义第105-112页
 三、民族恐怖主义、宗教恐怖主义与恐怖主义规范的生成第112-118页
第六章 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身份受损与“塔利班化”第118-140页
 一、英国入侵、身份受损与“塔利班化”的根源第121-124页
 二、苏联占领、身份受损与“塔利班化”的发端第124-130页
 三、美国占领、身份受损与“塔利班化”的生成第130-140页
第七章 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吉哈德恐怖化链接与“塔利班化”第140-161页
 一、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与吉哈德的恐怖化链接第141-155页
 二、“吉哈德”的恐怖化链接与“塔利班化”的生成第155-161页
第八章 结论第161-164页
附录A 普什图人全盛时期控制的版图第164-165页
附录B 今普什图部落聚居区域第165-166页
附录C 普什图人的特征与社会风俗第166-171页
附录D 西方大国对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利班化”的担忧第171-172页
附录E 穆斯林眼中的西方人与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第172-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91页
致谢第191-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立信任措施实践研究--兼论对中国海洋安全的启示
下一篇:“通往欧洲之路”—哈萨克斯坦与欧安组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