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以伯明翰学派为中心
论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导论 | 第6-24页 |
第一节 选题原因 | 第6-16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2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说明 | 第20-24页 |
第一章 别样道路的选择 | 第24-46页 |
第一节 英国新左派的诞生 | 第26-35页 |
第二节 英国新左运动 | 第35-46页 |
第二章 研究范式的形成 | 第46-90页 |
第一节 文化主义思想传统 | 第48-64页 |
第二节 研究范式的建构 | 第64-90页 |
第三章 学科地位的确立 | 第90-112页 |
第一节 伯明翰的中心 | 第92-100页 |
第二节 霍加特时代 | 第100-105页 |
第三节 新左派内部纷争 | 第105-112页 |
第四章 语言学转向 | 第112-134页 |
第一节 结构主义的“干扰” | 第113-124页 |
第二节 文化主义—结构主义论争 | 第124-134页 |
第五章 “后学”冲击 | 第134-159页 |
第一节“后学”理论时代的到来 | 第136-148页 |
第二节 伯明翰学派的盛世 | 第148-159页 |
第六章 葛兰西转向 | 第159-195页 |
第一节 意识形态传统 | 第160-173页 |
第二节 结构马克思主义 | 第173-184页 |
第三节 葛兰西工程 | 第184-195页 |
余论 环球旅行 | 第195-208页 |
参考文献 | 第208-229页 |
附录1 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蜡纸版出版物目录 | 第229-232页 |
附录2 核心概念介绍 | 第232-247页 |
后记 | 第247-2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