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1 引言 | 第12-38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6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6-25页 |
·青年劳动力的范围界定 | 第16-18页 |
·青年劳动力的结构 | 第18-19页 |
·青年就业的特征 | 第19-20页 |
·青年失业的具体表现 | 第20-25页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25-33页 |
·国外关于青年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 第28-33页 |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33-35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35-38页 |
2 基础理论——青年初次就业问题的一个研究体系 | 第38-50页 |
·就业和失业的一般理论 | 第38-44页 |
·古典失业理论 | 第38-39页 |
·凯恩斯失业理论 | 第39-40页 |
·现代失业理论 | 第40-44页 |
·理论模型——青年初次就业问题的一个研究体系 | 第44-50页 |
3 中国青年就业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50-63页 |
·中国就业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50-53页 |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 | 第50-51页 |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 | 第51-53页 |
·中国青年就业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53-62页 |
·1949-1966年:高度计划的"统包统配"政策 | 第53-54页 |
·1966-1981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重新安置 | 第54-57页 |
·1981-2000年: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 第57-59页 |
·2000年之后:市场化的就业制度,积极的就业政策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 中国青年就业的总量分析 | 第63-76页 |
·中国青年劳动力供求数量分析及预测 | 第63-71页 |
·青年劳动力供给分析与预测 | 第63-66页 |
·青年劳动力需求分析与预测 | 第66-70页 |
·青年劳动力供需对比分析与预测 | 第70-71页 |
·中国青年劳动力质量分析 | 第71-75页 |
·从受教育程度看青年劳动力质量 | 第72-73页 |
·从所在行业看青年劳动力质量 | 第73-74页 |
·从地区分布看青年劳动力质量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 受教育程度对青年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76-84页 |
·青年就业与受教育程度关系的静态分析 | 第77-78页 |
·青年就业与受教育程度关系的动态分析 | 第78-80页 |
·青年就业与受教育程度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6 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 第84-105页 |
·高等教育规模与大学毕业生就业 | 第84-89页 |
·几种主要的理论观点 | 第84-86页 |
·国际范围内的考察 | 第86-87页 |
·中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 | 第87-89页 |
·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9-97页 |
·影响大学本科毕业生需求的因素 | 第89-92页 |
·影响大学本科毕业生供给的因素 | 第92-94页 |
·大学本科毕业生供求匹配——工作搜寻模型的应用 | 第94-97页 |
·大学本科毕业生失业的类型和原因分析 | 第97-101页 |
·大学本科毕业生失业的类型 | 第97-99页 |
·大学本科毕业生失业的原因 | 第99-101页 |
·促进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 第101-103页 |
·扩大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有效需求 | 第101-102页 |
·优化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供给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7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 第105-119页 |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 第105-111页 |
·相关理论 | 第105-106页 |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 | 第106-107页 |
·影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 第107-111页 |
·高职高专毕业生失业类型及原因分析 | 第111-114页 |
·高职高专毕业生失业类型 | 第111-112页 |
·高职高专毕业生失业的原因 | 第112-114页 |
·促进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 第114-117页 |
·明确高职高专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与职能 | 第115页 |
·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创业教育 | 第115-116页 |
·完善高技能人才的管理机制 | 第116页 |
·开扩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升学途径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8 中等教育程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 第119-127页 |
·中国中等教育毕业生就业概述 | 第119-124页 |
·中等教育发展状况 | 第119-121页 |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状况 | 第121-124页 |
·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部分青年就业 | 第124-126页 |
·农村职业教育状况 | 第124-125页 |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农村青年就业为导向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9 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问题分析 | 第127-141页 |
·农民工对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替代效应分析 | 第127-131页 |
·就业替代的经济学原理 | 第128-129页 |
·农民工对城市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 第129-131页 |
·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现状描述 | 第131-135页 |
·就业变动性大 | 第132页 |
·失业多具有非自愿的性质 | 第132-133页 |
·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贡献与报酬不成比例 | 第133页 |
·受教育程度偏低,就业隔离与社会隔离相互关联 | 第133-134页 |
·针对青年农民工的就业扶持政策缺失 | 第134-135页 |
·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 | 第135-140页 |
·影响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决策的因素分析 | 第135-139页 |
·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措施 | 第139-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41-154页 |
·研究结论 | 第141-142页 |
·值得借鉴的国外经验 | 第142-145页 |
·德国模式——高度结构化、系统化的教育体系 | 第142-143页 |
·法国模式——青年就业计划、青年挑战计划 | 第143-144页 |
·英国模式——青年创业方案竞赛 | 第144-145页 |
·美国模式——运用法律规范促进就业 | 第145页 |
·完善中国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 第145-148页 |
·调整政府的教育投资结构,引导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145-146页 |
·改革学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 第146-148页 |
·加强中国青年初次就业体制的建设 | 第148-154页 |
·政府的职能 | 第148-151页 |
·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能 | 第151-153页 |
·青年自身的责任 | 第153-154页 |
表格目录 | 第154-155页 |
图形目录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4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164-17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72-173页 |
致谢 | 第173-174页 |
详细摘要 | 第174-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