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工业遗产与城市生活--关于个旧工业遗产规划与保护的人类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9-11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工业遗产:一个概念的追问 | 第11-14页 |
二、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 | 第14-15页 |
三、个旧地区锡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目的 | 第16-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目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历史情况 | 第18-31页 |
第一节 城市的形成 | 第18-24页 |
一、最早的兴起 | 第18-20页 |
二、从厂到城 | 第20-22页 |
三、真正的锡城 | 第22-24页 |
第二节 社会变迁 | 第24-27页 |
一、移民社会 | 第24-25页 |
二、社会形态的变迁 | 第25-27页 |
第三节 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转变 | 第27-31页 |
第三章 从工业到工业遗产 | 第31-47页 |
第一节 个旧的工业遗产 | 第31-46页 |
一、前工业时代遗迹简介 | 第31-32页 |
二、跨越时代的工业遗产 | 第32-33页 |
三、现代工业遗产 | 第33-46页 |
第二节 个旧工业遗产的主要特点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被争夺和规划的工业遗产 | 第47-60页 |
第一节 文化展演:被重现的祭矿王仪式 | 第47-50页 |
第二节 工业时代的人类心灵 | 第50-56页 |
一、实业报国的经济师 | 第51-53页 |
二、跨越两个时代的砂丁 | 第53-55页 |
三、当年他们15岁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当遗产成为筹码:火车头争夺事件 | 第56-60页 |
第五章 未来之路 | 第60-67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实践的几种范式 | 第60-63页 |
一、国外保护范式 | 第61-62页 |
二、国内保护范式 | 第62-63页 |
第二节 生态博物馆之路 | 第63-65页 |
一、生态博物馆理念 | 第63-64页 |
二、个旧建立工业型生态博物馆的优势 | 第64-65页 |
第三节 数字化遗产保护工程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