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法律公布制度的局限与革新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清代普及法律的制度性要求 | 第10-17页 |
第一节 官员知法的要求与普法的义务 | 第10-14页 |
一、援引律例的要求 | 第10-12页 |
二、年终考校的检验 | 第12-13页 |
三、普法宣教的义务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百姓知法的激励与制约 | 第14-17页 |
一、免罪一次的制度激励 | 第14-15页 |
二、普法制度的天然制约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清代典律例的公布制度与局限 | 第17-31页 |
第一节 会典的公布制度 | 第17-19页 |
一、会典与律例的关系 | 第17-18页 |
二、颁发书籍与听人购觅之例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刑律、条例和则例的公布制度 | 第19-26页 |
一、官方公布制度及问题 | 第20-23页 |
二、坊间刻本的禁与驰 | 第23-26页 |
第三节 律例刊发制度 | 第26-31页 |
一、刊发制度与法律生效 | 第26-27页 |
二、刊发的期限、经费与问题 | 第27-31页 |
第三章 "通行"的作用、公布与弊端 | 第31-43页 |
第一节 "通行"的作用 | 第31-35页 |
一、纂例周期的限制 | 第31-34页 |
二、补律例之未尽 | 第34-35页 |
第二节 "通行"的产生与公布 | 第35-38页 |
一、"通行"的产生 | 第35-37页 |
二、"通行"的公布与地方刊刻——兼谈省例 | 第37-38页 |
第三节 "通行"公布制度与书吏舞弊问题 | 第38-43页 |
一、定例繁杂问题 | 第39-41页 |
二、"通行"公牍的垄断与书吏舞弊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清代法律公布制度的革新 | 第43-48页 |
第一节 《中英江宁条约》对法律公布制度的影响 | 第43-46页 |
一、《中英江宁条约》签订前的税则公开情况 | 第43-44页 |
二、《中英江宁条约》的签订及其后的税则公开情况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官报对法律公布制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一、官报的设立 | 第46-47页 |
二、官报为法律公布之载体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