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中文文摘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韩素音生平与作品简介 | 第10-13页 |
| ·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8页 |
| 第2章 混血儿的“宿命”——自我的“萎缩”与“精神病”的多发 | 第18-28页 |
| ·“伤残”的树 | 第18页 |
| ·“怪胎”们的命运 | 第18-23页 |
| ·“宿命”的根源 | 第23-25页 |
| ·问题的指归 | 第25-28页 |
| 第3章 困扰的“我是谁”——追寻与泯灭 | 第28-34页 |
| ·“复兴”的残树 | 第28页 |
| ·“我是谁”——罗莎莉的追寻 | 第28-30页 |
| ·“我是谁”——子春的逃离 | 第30-31页 |
| ·建构与逃离 | 第31-34页 |
| 第4章 痛苦的“变身”——多重人格之间 | 第34-42页 |
| ·“我是谁”的延续——多重人格的纠纷 | 第34页 |
| ·矛盾的“混合体”——承认分裂的个体 | 第34-39页 |
| ·复调式的叙述——双重文化视角的体现 | 第39-42页 |
| 第5章 走向“吾宅双门”——他者文化的观照 | 第42-50页 |
| ·“自我”的扩张 | 第42页 |
| ·“信仰”的消失与“善”的保留 | 第42-44页 |
| ·“专制”的规训与“家庭力量”的吸收 | 第44-47页 |
| ·“自我”与“他者” | 第47-48页 |
| ·走向“吾宅双门” | 第48-50页 |
| 第6章 “世界是我家园”——新的个体主义 | 第50-58页 |
| ·“架接桥梁”的人 | 第50页 |
| ·东西方身份认同的困境 | 第50-52页 |
| ·“我是谁”的确认 | 第52-53页 |
| ·新的个体主义 | 第53-58页 |
| 结论 | 第58-61页 |
| 附录一 《韩素音自传》的序言 | 第61-62页 |
| 附录二 韩素音的照片 | 第62-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索引 | 第71-72页 |
| 个人简历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