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第三节 本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中国ST制度与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中国ST制度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一、提示风险的“ST” | 第13-14页 |
二、警示退市风险的“*ST” | 第14页 |
三、退市制度的前身“PT” | 第14-15页 |
四、退市制度正式启动 | 第15-16页 |
五、撤销ST的摘帽条件 | 第16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一、国内对于ST制度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二、国内外将生存分析运用于金融经济学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三、本文贡献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生存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1-34页 |
第一节 生存分析的数据特点 | 第21-23页 |
一、生存时间 | 第21-22页 |
二、相关因素与协变量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生存时间的基本函数及其分布 | 第23-26页 |
一、生存时间的基本函数 | 第23-25页 |
二、生存时间函数的常用分布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生存函数的估计方法 | 第26-33页 |
一、非参数法 | 第26-28页 |
二、参数法 | 第28-29页 |
三、半参数法及比例风险模型 | 第29-31页 |
四、比例风险模型的假设检验 | 第31-32页 |
五、非比例风险模型 | 第32-33页 |
第四节 生存分析的优越性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A股市场ST企业生存时间的实证研究 | 第34-55页 |
第一节 研究样本和思路 | 第34-35页 |
一、研究样本 | 第34-35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35页 |
第二节 关于ST企业摘帽事件的实证研究 | 第35-46页 |
一、ST企业摘帽事件的非参数分析 | 第35-38页 |
二、影响ST企业摘帽事件的相关因素 | 第38页 |
三、通过比例风险模型识别影响ST企业摘帽事件的相关因素 | 第38-46页 |
第三节 关于ST企业退市事件的实证研究 | 第46-55页 |
一、ST企业退市事件的非参数分析 | 第46-48页 |
二、影响ST企业退市事件的相关因素 | 第48页 |
三、识别影响ST企业退市事件的相关因素以及资产重组效应 | 第48-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