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国家理论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基于知识管理的协同电子政务系统模型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概述第9页
   ·研究的背景及选择的意义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学位论文调研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第13-17页
     ·研究现状第13-15页
     ·发展水平第15-17页
   ·研究的理论构思及问题的提出第17-20页
     ·研究的构思角度第17-18页
     ·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8-19页
     ·拟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9页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第19-20页
   ·主要创新点及论文框架第20-22页
     ·主要创新点第20-21页
     ·论文框架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点及框架设计第23-46页
   ·概述第23-24页
   ·知识管理第24-28页
     ·知识管理的新思维第24页
     ·知识管理的体系框架第24-26页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政务流程再造第26-28页
   ·协同电子政务第28-37页
     ·协同学给电子政务的启示第28-29页
     ·协同电子政务的构建框架第29-33页
     ·协同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创新第33-37页
   ·知识管理在协同电子政务的应用第37-42页
     ·应用的必然性分析第37-38页
     ·发挥作用机理分析第38-40页
     ·应用流程运作程序第40-42页
   ·基于知识管理的协同电子政务系统应用框架第42-45页
     ·需求特点分析第42-43页
     ·应用框架设计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系统运行环境、结构及政府知识优势力评价第46-65页
   ·概述第46页
   ·基于知识的协同电子政务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评价研究第46-51页
     ·基于知识管理的协同电子政务系统第47-48页
     ·基于知识的协同电子政务系统与政府知识管理第48-49页
     ·基于知识管理的协同电子政务系统协作机制模型第49-51页
   ·知识结构的复杂性、相关性及其影响评价第51-54页
     ·从认知角度分析知识的特性第52页
     ·从认知角度分析知识结构的特性第52-53页
     ·知识结构特性对于协同电子政务系统影响的评价第53-54页
   ·政府知识优势力复杂系统方法论的评价研究第54-59页
     ·政府知识优势力的系统复杂性第54-55页
     ·政府知识优势力的机理分析与评价第55-59页
   ·系统运行环境支撑条件研究第59-63页
     ·系统运行的目标:培育政府知识优势力第59-61页
     ·知识共享──软环境基础第61-62页
     ·知识创新──硬环境支撑第62页
     ·知识互动平衡──整体环境优化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协作过程及其制定模型的构造和主要算法第65-77页
   ·概述第65页
   ·基于知识的协同电子政务协作过程第65-68页
     ·SWOT与协同电子政务系统第65-66页
     ·知识缺口及定位分析第66-68页
   ·基于知识管理的协同电子政务系统模型构造第68-76页
     ·建立模型的方法选用第68-70页
     ·协作制定模型的过程第70页
     ·模糊综合评价第70-72页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第72-76页
     ·模型的总体结构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系统模型的实例研究第77-84页
   ·概述第77页
   ·实例设计第77-82页
     ·构架阶段:基于知识流动的共享和创新第77-80页
     ·发展阶段:基于知识系统的实施和知识获取第80-81页
     ·评估阶段:评价使用基于知识的系统内在问题第81-82页
   ·政府知识优势力及其实例分析第82-83页
     ·某市政府知识优势力状况分析第82-83页
     ·以某市为例提升政府知识优势力的措施第83页
   ·本章总结第83-84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4-90页
   ·结论概述第84-88页
   ·研究展望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附录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实证研究--以龙州、天等两县为例
下一篇:参芪注射液对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的心脏保护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