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五官科论文--耳鼻咽喉科论文

中药耳聋2号冲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前言第7-8页
文献综述第8-23页
 一、中医对暴聋的认识第8-15页
  1.古代医家对暴聋的认识第8-10页
  2.现代医家对暴聋的认识第10-12页
  3.暴聋从"瘀"论治的观察研究第12-14页
  4.针灸治疗第14-15页
 二、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聋的认识第15-23页
  1.流行病学第15页
  2.病因病机第15-18页
  3.临床表现及检查第18页
  4.突发性聋的西医治疗方法第18-22页
  5.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研究概况第22-23页
临床研究第23-34页
 一、临床资料第23-26页
  1.一般资料第23页
  2.区组内各组病例的一般情况第23-25页
  3.诊断标准第25页
  4.分级标准第25-26页
  5.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第26页
  6.安全性评价标准第26页
 二、试验方法第26-28页
  1.试验设计第26页
  2.药物与剂量第26-27页
  3.用药方法第27页
  4.仪器来源第27页
  5.试验步骤第27页
  6.注意事项第27-28页
 三、观察项目及指标第28页
  1.一般情况第28页
  2.一般体格检查第28页
  3.影响疗效因素第28页
  4.疗效性观测第28页
 四、疗效评定标准第28页
  1.听力疗效评定第28页
  2.耳鸣疗效评定第28页
  3.眩晕疗效评定第28页
 五、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1.耳聋症状疗效分析第28-29页
  2.耳鸣症状疗效分析第29-30页
  3.眩晕症状疗效分析第30页
  4.疗前耳聋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第30-31页
  5.年龄与耳聋疗效的关系第31页
  6.典型病例第31-34页
讨论第34-39页
 一、立题依据第34-35页
 二、方药论述第35-36页
 三、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第36-37页
 四、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第37-39页
  1.病程因素第37页
  2.年龄因素第37-38页
  3.是否伴随眩晕症状第38页
  4.耳聋程度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个人简介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鱼补体C9和穿孔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下一篇:鄱阳湖四种鲌形态与生长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