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导言 | 第8-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土地征用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2-13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 ·产权理论 | 第13-15页 |
| ·产权的完备性与残缺性 | 第13-14页 |
| ·产权的排他险和非排他性 | 第14页 |
| ·产权的明确性和模糊性 | 第14页 |
| ·产权的可分割性、可分离性与可转让性 | 第14-15页 |
| ·产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 第15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5-16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6-19页 |
| 3 湖北省土地征用现状及问题 | 第19-25页 |
| ·现行土地征用制度 | 第19-20页 |
| ·湖北省现阶段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 ·征地补偿标准低且收益分配不合理 | 第20-22页 |
| ·土地隐性交易大量存在 | 第22-23页 |
| ·土地征用范围过宽 | 第23-25页 |
| 4 土地征用中产权流动与交易费用分析 | 第25-33页 |
| ·土地征用中产权流动现状 | 第25-26页 |
| ·土地征用中的产权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 ·征地前后集体土地权利束的大小决定征地前后土地价值的大小 | 第26-27页 |
| ·集体土地产权的不清晰导致了土地征用中收益分配混乱 | 第27-28页 |
| ·土地公开征用及隐性交易的交易费用 | 第28-33页 |
| ·土地公开征用的程序 | 第28-30页 |
| ·土地公开征用中的交易费用 | 第30-31页 |
| ·土地隐形交易中的交易费用 | 第31-33页 |
| 5 土地征用的制度变迁 | 第33-39页 |
| ·土地征用制度的演变及其必然性 | 第33-36页 |
| ·土地征用制度的演变 | 第33-34页 |
| ·现阶段土地征用制度变迁的必然性 | 第34-36页 |
| ·土地征用制度变迁模式的案例分析 | 第36-39页 |
| 6 湖北省保康县土地征用中农民产权残缺与补偿的实证分析 | 第39-48页 |
| ·湖北省保康县土地征用制度及其管理实施过程中农户产权残缺的表现 | 第39-41页 |
| ·从征地程序看 | 第39页 |
| ·从征地补偿标准看 | 第39-40页 |
| ·从土地征用相关当事人看 | 第40-41页 |
| ·湖北省保康县土地征用中农户产权残缺的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 ·政府和农村集体在征地过程中角色错位 | 第41页 |
|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缺失 | 第41-42页 |
| ·缺乏维护和保障农户土地权益的法律法规 | 第42页 |
| ·湖北省保康县某乡镇土地征用中农民补偿的实证分析 | 第42-46页 |
| ·耕园地产值计算 | 第42-44页 |
| ·耕园地补偿倍数和安置补助倍数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5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49-55页 |
| ·明晰集体土地产权、落实收益分配 | 第49-51页 |
| ·严格区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征地,建立集体土地交易市场 | 第51-53页 |
| ·加强政府引导,并出台相关法律予以保障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