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6页 |
| ·关于农村居民点的研究 | 第12-15页 |
| ·关于住房消费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8-20页 |
| 2 住房消费及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 ·相关概念 | 第20页 |
| ·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 ·层次需求理论 | 第20-21页 |
| ·区位理论 | 第21页 |
| ·消费心理学 | 第21-22页 |
| ·收入理论 | 第22-24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4-25页 |
| 3 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 第25-33页 |
| ·农户住房消费的决策过程 | 第25-26页 |
| ·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 第26-32页 |
| ·制度政策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第26-28页 |
| ·农户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第28-30页 |
| ·农户家庭财富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第30页 |
| ·心理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交通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 4 样本选取及研究区域概况 | 第33-38页 |
| ·江夏区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 ·样本选取 | 第34-35页 |
| ·研究区域农户的基本情况 | 第35-38页 |
| ·农户的家庭规模及性别构成 | 第35-36页 |
| ·户主的受教育程度 | 第36页 |
| ·农户的职业构成 | 第36-38页 |
| 5 武汉市江夏区农户住房现状与变化特征分析 | 第38-43页 |
| ·江夏区农户住房现状与特征 | 第38-40页 |
| ·人均住房变化情况 | 第38页 |
| ·建房时间变化情况 | 第38-39页 |
| ·房屋结构变化情况 | 第39页 |
| ·房屋建筑层次变化情况 | 第39-40页 |
| ·江夏区农户建房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 ·建房无序性突出 | 第40页 |
| ·一户多宅现象严重 | 第40-41页 |
| ·超标准建房 | 第41页 |
| ·农民的法制观念普遍淡薄 | 第41-42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 6 武汉市江夏区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3-55页 |
| ·农户目前住房面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3-49页 |
| ·变量选择与说明 | 第43-45页 |
| ·模型选择与说明 | 第45-46页 |
| ·数据来源与描述 | 第46-47页 |
| ·计量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对计量结果的解释 | 第48-49页 |
| ·农户未来是否建房影响因的实证素分析 | 第49-54页 |
| ·变量选择与说明 | 第49-50页 |
| ·模型选择与说明 | 第50-51页 |
| ·数据来源与描述 | 第51-52页 |
| ·计量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 ·对计量结果的解释 | 第54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 7 结论及讨论 | 第55-58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建议 | 第56页 |
| ·讨论 | 第56-58页 |
| 附录 | 第58-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