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及现状分析 | 第9页 |
·外语教学改革的进程及新课标理念 | 第9-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英语教学改革的国际背景 | 第11-12页 |
·英语教学改革的国内背景 | 第12页 |
·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科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高中英语教学理论研究 | 第14-18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取知识 | 第14-15页 |
·学习者应以有意义的方式来学习具有个人意义的东西 | 第15页 |
·学习过程和结果受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第15页 |
·学习是在有意义的周围环境中通过人际互动发生的 | 第15页 |
·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充当中介者 | 第15页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5-16页 |
·认知主义心理学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高中英语教学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8-23页 |
·教学主体 | 第18-20页 |
·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 | 第18-19页 |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 第19-20页 |
·教学内容 | 第20-21页 |
·教学内容的挑战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 第20页 |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第20页 |
·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 第20-21页 |
·教学过程 | 第21页 |
·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 第21页 |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 第21页 |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调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有利保障 | 第21页 |
·教学环境 | 第21-23页 |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安全、相容的心理环境,这是最重要的教学环境 | 第22页 |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 第22-23页 |
第四章 Task 及Project 板块的实证研究 | 第23-30页 |
·课堂观察与教师访谈 | 第23-25页 |
·课堂观察 | 第23-24页 |
·教师访谈 | 第24-25页 |
·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的分析 | 第25-27页 |
·高中英语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 第25页 |
·目前高中英语Task 和Project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问题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充分认识Task 和Project 这两个板块 | 第27页 |
·认真学习新课标 | 第27-28页 |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 | 第28-30页 |
第五章 Task 和Project 板块的教学模式及评价策略初探 | 第30-36页 |
·Task 板块 | 第30-32页 |
·教材分析 | 第30页 |
·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30-32页 |
·Project 教学 | 第32-35页 |
·教材分析 | 第32-34页 |
·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34-35页 |
·教学反思 | 第35-36页 |
第六章 对Task 和Project 板块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36-4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6-38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第七章 新课标下的英语测定和评价 | 第40-44页 |
·目前英语成绩测定和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英语测试的类型 | 第41页 |
·测试组织工作的要点 | 第41-42页 |
·注意收集教学反馈信息,灵活使用不同形式的测试方式 | 第41页 |
·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组织各种测试 | 第41-42页 |
·注意测试的计划性和命题的科学性 | 第42页 |
·注意试卷的设计、安排和管理,要提高试卷的卷面效度 | 第42页 |
·英语教学评价试验的背景、趋势 | 第42-44页 |
·开展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的背景 | 第42-43页 |
·开展英语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 | 第43-44页 |
第八章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管理设计探究 | 第44-48页 |
·预设性阶段:前设计 | 第44-45页 |
·多变性阶段:中阶段 | 第45页 |
·反思维阶段:后设计 | 第45-48页 |
第九章 结语 | 第48-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 | 第48-49页 |
·人性化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 第49页 |
·模拟语境下的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 | 第49页 |
·研究局限 | 第49-50页 |
·研究前景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1:板块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