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应用状况 | 第15-17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工艺介绍及电路设计方法 | 第19-30页 |
·GaAs MESFET工艺 | 第19-21页 |
·GaAs HEMT/PHEMT工艺 | 第21-23页 |
·MPW流片介绍 | 第23-24页 |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 第24-30页 |
·电路设计流程 | 第24-25页 |
·关键无源元件的电磁仿真 | 第25-30页 |
第三章 Ka频段低噪声放大器芯片设计 | 第30-51页 |
·低噪声放大器基本理论 | 第30-37页 |
·二端口网络噪声理论 | 第30-31页 |
·微波晶体管放大器的噪声特性 | 第31-34页 |
·放大器的增益 | 第34-35页 |
·输入共轭匹配和噪声匹配同时实现的低噪声放大器 | 第35-36页 |
·放大器的稳定性 | 第36-37页 |
·Ka频段两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设计 | 第37-44页 |
·两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电路拓扑结构设计 | 第37-38页 |
·器件栅宽和直流偏置点选择 | 第38-39页 |
·低噪声放大器直流偏置电路设计 | 第39页 |
·两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整体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两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版图设计 | 第40页 |
·两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仿真结果 | 第40-42页 |
·两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测试 | 第42-44页 |
·四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设计 | 第44-50页 |
·四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电路拓扑结构设计 | 第45页 |
·四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自偏置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四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整体电路设计 | 第46页 |
·四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版图设计 | 第46-47页 |
·四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仿真结果 | 第47-48页 |
·四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测试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Ka频段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设计 | 第51-86页 |
·基本单端混频器分类 | 第51-55页 |
·二极管混频器 | 第51-52页 |
·有源 FET混频器 | 第52-54页 |
·阻性 FET混频器 | 第54-55页 |
·镜频抑制混频器电路结构 | 第55-58页 |
·Ka频段宽带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设计 | 第58-68页 |
·混频单元设计 | 第58-60页 |
·Lange Coupler设计 | 第60-63页 |
·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整体电路设计 | 第63页 |
·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版图设计 | 第63-64页 |
·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仿真结果 | 第64-65页 |
·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测试 | 第65-68页 |
·Ka频段宽带四次谐波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设计 | 第68-84页 |
·偶次谐波混频单元设计 | 第70-80页 |
·Marchand Balun设计 | 第70-71页 |
·耦合线电容加载技术研究 | 第71-78页 |
·电容加载 Marehand Balun设计 | 第78-80页 |
·四次谐波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整体电路设计 | 第80页 |
·四次谐波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版图设计 | 第80-81页 |
·四次谐波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仿真结果 | 第81-82页 |
·四次谐波镜频抑制混频器芯片测试 | 第82-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超宽带有源倍频器芯片设计 | 第86-105页 |
·倍频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86-87页 |
·FET有源倍频原理 | 第87-89页 |
·超宽带倍频器芯片设计 | 第89-101页 |
·电路偏置方式选择 | 第90-91页 |
·倍频级设计 | 第91-95页 |
·有源 Balun设计 | 第91-93页 |
·平衡式倍频器设计 | 第93-95页 |
·放大级设计 | 第95-99页 |
·分布式放大器基本设计原理 | 第95-97页 |
·具体电路设计 | 第97-99页 |
·整体电路设计 | 第99-100页 |
·倍频器芯片版图设计 | 第100页 |
·倍频器芯片仿真结果 | 第100-101页 |
·倍频器芯片测试 | 第101-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中关键无源元件建模 | 第105-124页 |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第105-107页 |
·机器学习 | 第107-111页 |
·机器学习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 第107-108页 |
·机器学习的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 | 第108-109页 |
·机器学习的复杂性和推广能力 | 第109页 |
·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109-111页 |
·支持向量机 | 第111-114页 |
·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 | 第112-113页 |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 | 第113-114页 |
·Lange coupler的神经网络模型 | 第114-119页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MIM电容建模 | 第119-123页 |
·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4-126页 |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24-125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