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铁路集团协同办公信息平台设计探讨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广州铁路集团信息化现状 | 第13-15页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介 | 第13页 |
·基础网络建设情况 | 第13-14页 |
·软件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30页 |
·软件开发及管理 | 第21-25页 |
·软件开发统一过程 RUP | 第21-22页 |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第22页 |
·面向对象方法 | 第22-23页 |
·协同办公管理理论 | 第23-25页 |
·项目管理 | 第25-27页 |
·风险控制 | 第27-30页 |
·Boehm模型 | 第27-28页 |
·CRM模型 | 第28-29页 |
·Leavitt模型 | 第29-30页 |
3. 广州铁路集团协同办公系统设计 | 第30-91页 |
·集团日常办公中的困惑和主要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平台设计原则及软硬件选型 | 第33-38页 |
·平台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软件平台选型 | 第35-36页 |
·硬件和网络选型 | 第36-38页 |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第38-88页 |
·门户功能模块 | 第39-42页 |
·办公子系统 | 第42页 |
·公文交换 | 第42页 |
·公文处理 | 第42-66页 |
·电子档案管理功能 | 第66-85页 |
·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6页 |
·电子化档案管理的需求分析 | 第66-67页 |
·广州铁路集团电子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 第67-70页 |
·实体档案管理 | 第70-72页 |
·查询利用 | 第72页 |
·鉴定销毁 | 第72-73页 |
·配置管理 | 第73-85页 |
·知识管理功能 | 第85-88页 |
·多样化信息利用手段 | 第85-87页 |
·信息安全控制机制 | 第87-88页 |
·知识分类灵活管理 | 第88页 |
·系统功能设计创新特色 | 第88-91页 |
·完善的系统安全机制 | 第88页 |
·支持公文主题词自动标引和全文信息检索利用 | 第88-89页 |
·支持电子签章修改留痕 | 第89页 |
·可视化流程和表单设计 | 第89页 |
·与业务系统无缝集成 | 第89-90页 |
·多形式办公流程处理 | 第90页 |
·动态业务报表设计 | 第90页 |
·支持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 | 第90-91页 |
4. 广州铁路集团协同办公系统实施及其风险控制 | 第91-97页 |
·实施方法研究 | 第91-92页 |
·审批流程优化 | 第91页 |
·信息资源整理 | 第91页 |
·系统应用培训 | 第91-92页 |
·应用经验共享 | 第92页 |
·实施步骤分析 | 第92-93页 |
·基于客户需求变动的风险管理 | 第93-95页 |
·需求变化风险识别和原因分析 | 第93-94页 |
·需求变化风险规避和控制 | 第94-95页 |
·基于系统开发的风险管理 | 第95-96页 |
·系统开发风险识别和分析 | 第95页 |
·系统开发风险规避和控制 | 第95-96页 |
·关于系统开发的风险理论说明 | 第96-97页 |
5. 广州铁路集团协同办公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第97-99页 |
·工作效率提高方面 | 第97-98页 |
·办公成本节约方面 | 第98页 |
·平台推广方面 | 第98页 |
·互动沟通便捷方面 | 第98-99页 |
6. 结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附录 | 第102-103页 |
索引 | 第103-104页 |
作者简历 | 第104-10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