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背景 | 第10-13页 |
|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2 直线电机测试平台系统原理组成及其各子系统设计 | 第14-24页 |
| ·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 ·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 | 第15-23页 |
| ·磁悬浮子系统设计 | 第15-19页 |
| ·机械本体子系统的设计 | 第19-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SLIM的动态模型和控制分析 | 第24-53页 |
| ·SLIM的结构形式和基本工作原理 | 第24-26页 |
| ·SLIM的结构形式 | 第25页 |
| ·SLIM基本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 ·直线电机的边端效应 | 第26-29页 |
| ·直线电机纵向边端效应分析 | 第26-28页 |
| ·LIM的横向边端效应 | 第28-29页 |
| ·LIM的数学建模 | 第29-38页 |
| ·LIM等效电路的参数估算 | 第29-32页 |
| ·涡流损耗分析下的LIM等效电路的修正 | 第32-35页 |
| ·LIM的动推力与垂向力分析 | 第35-38页 |
| ·LIM的MATLAB建模与控制 | 第38-48页 |
| ·LIM的MATLAB建模 | 第38-45页 |
| ·LIM的转差频率控制仿真 | 第45-48页 |
| ·LIM的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48-52页 |
|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 第48页 |
| ·用MAXWELL 2-D进行直线电机的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混合悬浮系统的动态模型与控制器设计 | 第53-81页 |
| ·电磁与永磁结合的动态模型 | 第53-57页 |
| ·状态空间及传递函数模型 | 第57-59页 |
| ·系统的能观测性和能控性 | 第59-60页 |
| ·流控型 | 第59页 |
| ·压控型 | 第59-60页 |
| ·连续时间系统下混合悬浮系统控制器设计与选择 | 第60-74页 |
| ·混合悬浮系统PID控制器设计 | 第61-67页 |
| ·PID控制实现混合悬浮系统定气隙控制的仿真 | 第67-72页 |
| ·采用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 | 第72-74页 |
| ·混合悬浮系统的数字控制仿真—离散时间系统下的控制器设计 | 第74-80页 |
| ·连续时间系统的离散化 | 第75-77页 |
| ·利用状态观测器的数字控制器设计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5 SLIM测试平台电气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81-107页 |
| ·SLIM测试平台电气系统总述 | 第81页 |
| ·磁悬浮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81-96页 |
| ·磁悬浮斩波器设计 | 第82-91页 |
| ·磁悬浮系统数字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91-96页 |
| ·磁悬浮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96-102页 |
| ·主要模块程序流程 | 第96-102页 |
| ·磁悬浮控制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102页 |
| ·磁悬浮控制系统软件调试 | 第102-105页 |
| ·EV模块的调试 | 第102-104页 |
| ·A/D软件模块调试 | 第104页 |
| ·控制算法模块的调试 | 第104-105页 |
| ·悬浮实验及调试 | 第105-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 附录A | 第111-112页 |
| 附录B | 第112-114页 |
| 附录C | 第114-116页 |
| 作者简历 | 第116-11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