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艺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论文的背景 | 第10-11页 |
|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发展 | 第14-26页 |
| ·ASM 系列模型简介 | 第15-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国外模型软件的开发 | 第20-2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 ·水质的分析和测定 | 第24页 |
| ·模型的简化 | 第24-25页 |
| ·参数的校正 | 第25-26页 |
| 3 SBR 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6-38页 |
| ·模型平台的选择 | 第26页 |
| ·ASM2D 模型介绍 | 第26-32页 |
| ·ASM2D 的组分分类 | 第26-27页 |
| ·ASM2D 的数学表述 | 第27-32页 |
| ·SBR 工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2-38页 |
| ·SBR 工艺概述 | 第32-33页 |
| ·SBR 工艺的模型建立 | 第33-38页 |
| 4 水厂数据的收集及其水质的测定转换 | 第38-46页 |
| ·水厂概述 | 第38-39页 |
| ·常规数据的测定 | 第39-40页 |
| ·城市水质特征 | 第40-46页 |
| ·城市污水中有机部分 | 第41-43页 |
| ·城市污水中的氮组分 | 第43-44页 |
| ·城市污水中的磷组分 | 第44-46页 |
| 5 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46-52页 |
| ·BioWin 软件的介绍 | 第46-47页 |
| ·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47-48页 |
| ·模型参数的校核 | 第48-49页 |
| ·参数的校正分析 | 第49-52页 |
| ·模型参数校正说明 | 第51-52页 |
| 6 城市污水厂实际模拟分析 | 第52-60页 |
| ·BioWin 软件的初始输入 | 第52-53页 |
| ·稳态模拟的仿真及分析 | 第53-55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页 |
| ·动态模拟的仿真及分析 | 第55-60页 |
| ·常规监测数据的测定 | 第55-59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 7 ASM 系列模型模拟对比研究 | 第60-64页 |
| ·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0-63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 8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污水厂中的应用 | 第64-76页 |
| ·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 ·原污水厂节能优化模拟分析 | 第64-66页 |
| ·ICEAS、CASS 工艺介绍 | 第66-69页 |
| ·ICEAS 工艺介绍 | 第66-67页 |
| ·CASS 工艺介绍 | 第67-69页 |
| ·ICEAS、CASS 工艺模拟 | 第69-74页 |
| ·小结 | 第74-76页 |
| 9 结论与建议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建议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作者简历 | 第81-8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