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能源树种燃烧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生物质直接燃烧利用现状评述 | 第8-15页 |
·生物质资源量 | 第8-10页 |
·国外已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 | 第8-9页 |
·国内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量 | 第9-10页 |
·生物质燃料燃烧特性 | 第10-13页 |
·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 | 第10-11页 |
·生物质与生物质型煤的燃烧过程 | 第11-12页 |
·生物质能的计算 | 第12-13页 |
·生物质直接燃烧仪器设备及应用 | 第13-14页 |
·生物质燃烧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2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3 试验区概况 | 第17-18页 |
4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试验树种 | 第18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18页 |
·乔木生物量测定 | 第18页 |
·灌木生物量测定 | 第18页 |
·燃烧特性评定指标及测定 | 第18-19页 |
·乔木含水量测定 | 第19页 |
·灌木含水量测定 | 第19页 |
·能量生产效果计算 | 第19-21页 |
·乔木能量生产效果 | 第19页 |
·灌木能量生产效果 | 第19-21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1-62页 |
·参试树种生物产量的形成规律 | 第21-29页 |
·栓皮栎 | 第21-23页 |
·刺槐 | 第23-26页 |
·解析木分析 | 第26-27页 |
·胡枝子生物量测定 | 第27页 |
·紫穗槐生物量测定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燃烧特性 | 第29-61页 |
·决定生物质燃烧的因子分析 | 第29-30页 |
·栓皮栎燃烧特性 | 第30-41页 |
·刺槐燃烧特性 | 第41-51页 |
·胡枝子燃烧特性分析 | 第51-57页 |
·紫穗槐燃烧特性分析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能量生产效果 | 第61-62页 |
·乔木能量生产效果 | 第61页 |
·灌木能量生产效果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2-65页 |
·基本结论 | 第62-63页 |
·拟种植模式 | 第63页 |
·栓皮栎与刺槐混交林 | 第63页 |
·乔灌模式 | 第63页 |
·论文的局限与建议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个人简介 | 第70-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图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