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 | 第15-22页 |
·价值的含义 | 第15-16页 |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 | 第16-17页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第17-22页 |
·什么是企业和国有企业 | 第17页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 | 第17-18页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分类及关系 | 第18-19页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发展过程 | 第19-22页 |
第3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 第22-28页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 第22-24页 |
·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第22-23页 |
·捍卫和拥护党的执政地位 | 第23页 |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 第23-24页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 第24-28页 |
·引导企业员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 | 第24-25页 |
·激发企业员工持久旺盛的精神动力 | 第25页 |
·实现企业员工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 第25-26页 |
·塑造企业员工良好的个人形象 | 第26页 |
·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 | 第26页 |
·规范调控企业员工的品德行为 | 第26-28页 |
第4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 | 第28-36页 |
·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面 | 第28-30页 |
·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发挥激励保障作用 | 第28-29页 |
·为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经营环境 | 第29页 |
·为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 第29-30页 |
·体现在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方面 | 第30-32页 |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中能够贯彻执行 | 第30页 |
·巩固企业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 第30-31页 |
·教育引导国有企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 第31页 |
·维护企业的政治稳定 | 第31-32页 |
·体现在文化领域方面 | 第32-34页 |
·捍卫主流文化的阵地 | 第32-33页 |
·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 第33页 |
·引导企业文化的选择方向 | 第33-34页 |
·体现在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和认识方面 | 第34-36页 |
·唤起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 | 第34-35页 |
·增强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忠诚度 | 第35页 |
·构建和谐的企业环境 | 第35-36页 |
第5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 第36-48页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点 | 第36-37页 |
·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大化需要把握的原则 | 第37-39页 |
·方向原则 | 第37-38页 |
·实效原则 | 第38页 |
·民主原则 | 第38页 |
·渗透原则 | 第38页 |
·激励原则 | 第38-39页 |
·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大化的内容设置 | 第39-42页 |
·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设置 | 第39-40页 |
·重视经济形势、政治形势、社会形势教育的内容设置 | 第40页 |
·丰富企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设置 | 第40-41页 |
·加强艰苦奋斗、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置 | 第41页 |
·完善岗前教育、安全生产、质量教育的教育内容设置 | 第41-42页 |
·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 第42-43页 |
·典型示范 | 第42页 |
·管理教育 | 第42-43页 |
·网络教育 | 第43页 |
·自我完善 | 第43页 |
·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大化所采取的方法 | 第43-48页 |
·教育引导法 | 第44页 |
·实践锻炼法 | 第44-45页 |
·熏陶感染法 | 第45页 |
·自我教育法 | 第45-46页 |
·激励推动法 | 第46页 |
·心理咨询法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