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绪论 | 第10-11页 |
| 1. 关于基本概念的明晰 | 第11-18页 |
| ·行政区划与行政区域的区别与联系 | 第11页 |
| ·行政区域的渊源及历史形态 | 第11-15页 |
| ·影响行政区域设置的动因 | 第15-18页 |
| ·政治动因 | 第15页 |
| ·经济动因 | 第15-16页 |
| ·行政文化动因 | 第16-17页 |
| ·自然地理动因 | 第17页 |
| ·政府能力动因 | 第17页 |
| ·军事和国家安全动因 | 第17-18页 |
| ·决定现代行政区域设置的宪政性因素 | 第18页 |
| 2. 中国当代行政区域的现有格局、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 第18-26页 |
| ·行政区域的现有格局 | 第18-19页 |
| ·当代行政区域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 ·由此而导致地方行政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 第21-25页 |
| ·首先是地方保护主义 | 第21-22页 |
| ·制度性壁垒 | 第22-24页 |
| ·地方利益冲突 | 第24-25页 |
| ·表象局限性与宪政基本精神的不和谐 | 第25-26页 |
| 3. 现有行政区域改革的思路 | 第26-42页 |
| ·现有行政区域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 ·立足国情的原则 | 第26页 |
| ·应时原则 | 第26-27页 |
| ·适度原则 | 第27页 |
| ·现有行政区域改革方案的分析 | 第27-29页 |
| ·我国行政区域的历史特点 | 第27-28页 |
| ·现有“缩省”方案的不可行性分析 | 第28-29页 |
| ·转变传统行政文化观念,变“区域行政”为“跨区域行政” | 第29-42页 |
| ·“区域行政”与“跨区域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 第29-30页 |
| ·跨区域行政的历史渊源 | 第30-31页 |
| ·跨区域行政的合宪性分析:有助于从“区域分割”走向“区域联动” | 第31-32页 |
| ·跨区域行政下的具体举措 | 第32-42页 |
| ·刚性行政性体制:建立流域综合管理委员会 | 第32-38页 |
| ·关于柔性协商性机制的具体举措 | 第38-41页 |
| ·刚性行政性体制与柔性协商性体制的比较分析 | 第41-42页 |
| 4. 结语 | 第42-44页 |
| ·“跨区域行政”已成为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42-43页 |
|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区域改革体系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