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女性,中国的女性,女性画家,女性画家的存在,女性画家的发展 | 第11-15页 |
第2章 古代女性画家 | 第15-23页 |
·前言 | 第15-19页 |
·热衷于花鸟题材的古代才女画家 | 第15页 |
·管道昇——维护传统家庭秩序并体现了个人价值的代表 | 第15-18页 |
·青楼画家的兰竹题材 | 第18-19页 |
·古代女性绘画的价值和带给我们的当代思考 | 第19-23页 |
·女性画家取得的成绩其实并不小于男性 | 第19页 |
·女性画家的从属地位的改变必须从女性在社会上的从属地位的改变开始 | 第19-20页 |
·女性画家的权宜之计 | 第20页 |
·从她们的绘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中国古代妇女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至今都有积极的意义 | 第20-21页 |
·女性是不能与她所处的社会和她们周围的异性相剥离而独立存在的 | 第21页 |
·女性画家只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艺术主张才能摆脱处于男性画家从属地位的命运 | 第21-23页 |
第3章 近代女性绘画 | 第23-31页 |
·前言 | 第23页 |
·这段时期的女性画家大概以三种不同的身份背景出现 | 第23-28页 |
·幼承家学,深受传统国学影响,属于名门闺秀一流的女性画家 | 第23-25页 |
·经过正规的美术教育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女画家 | 第25-26页 |
·早年留学海外的女画家 | 第26-28页 |
·女画家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宽容的社会条件 | 第28-31页 |
第4章 解放后的女性绘画 | 第31-37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新年画中的农村妇女形象 | 第32-34页 |
·女画家姜燕的《考考妈妈》 | 第34-35页 |
·美术作品中的“铁姑娘”形象 | 第35-37页 |
第5章 80年代后的女性绘画 | 第37-51页 |
·前言 | 第37页 |
·女画家数量突增 | 第37-38页 |
·机会平等的条件下“自主”地选择 | 第37-38页 |
·商品社会中经济利益的驱动使画坛涌现出了更多的女性画家 | 第38页 |
·女画家周思聪的绘画创作 | 第38-40页 |
·女画家阵营的分野 | 第40-51页 |
·学院趣味的女性艺术家 | 第40-46页 |
·民间女画家组织 | 第46-47页 |
·先锋艺术中的女性身影——进步与尴尬同在 | 第47-51页 |
第6章 我和我同龄的女画家 | 第51-57页 |
·前言 | 第51页 |
·我的成长经历 | 第51-54页 |
·性别角色的自我认识让我拿起画笔描绘女性 | 第51-52页 |
·性别帮助妈妈给我选择培养方向 | 第52页 |
·中国画在当时画坛的地位使得更多的女生选择中国画专业 | 第52-53页 |
·性别歧视影响女性就业 | 第53页 |
·太多的原因和借口使女性没有继续自己的绘画生涯 | 第53-54页 |
·我们成功路上的阻力 | 第54-57页 |
第7章 中国女性画家要如何发展 | 第57-61页 |
·前言 | 第57页 |
·中国女性的解放绝非政治权利的给予这么简单 | 第57页 |
·是谁要解放我们又是谁在束缚我们 | 第57-58页 |
·精神自主——自我实现的路径 | 第58页 |
·立足传统,吸收先进文化,寻找自我 | 第58-59页 |
·建立自己的组织,勇于推销自己 | 第59页 |
·女性画家应有的艺术态度——关怀的伦理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索引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