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现状调查分析 | 第10-22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0-13页 |
一、就业歧视的概念 | 第10-12页 |
二、2007年我国西部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现象调查方案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歧视现象的表现形式 | 第13-22页 |
一、年龄歧视 | 第14-17页 |
二、性别歧视 | 第17-18页 |
三、身高、容貌歧视 | 第18-19页 |
四、婚姻状况歧视 | 第19-20页 |
五、生源歧视 | 第20页 |
六、其他歧视种类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分析 | 第22-29页 |
第一节 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状况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我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24-29页 |
一、法律确定的就业歧视范围过窄 | 第25-26页 |
二、现有的反就业歧视法律规定缺乏操作性 | 第26-27页 |
三、缺乏相应的救济途径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9-34页 |
一、完善《就业促进法(草案)》中关于禁止就业歧视的内容 | 第29-31页 |
二、增设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特别保障措施 | 第31页 |
三、建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 | 第31-33页 |
四、建立相应的就业歧视诉讼制度 | 第33页 |
五、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件一:2007年我国西部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现象调查问卷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