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9页 |
第一章 国家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挑战 | 第19-25页 |
·国家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基础:政党集权 | 第19-22页 |
·政党集权结构的基本原因 | 第19-20页 |
·政党集权结构的形成过程 | 第20-21页 |
·政党集权结构的延伸效应 | 第21-22页 |
·现代化进程与国家权力结构变迁:现实挑战 | 第22-25页 |
·市场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权力结构变迁 | 第22页 |
·意识形态多元化与国家权力结构变迁 | 第22-23页 |
·阶层结构碎片化与国家权力结构变迁 | 第23-24页 |
·政治参与民主化与国家权力结构变迁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当前中国国家权力结构变迁的困境与原因 | 第25-35页 |
·社会权力相对弱小: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 | 第26-29页 |
·第三部门的社会管理与政治参与 | 第26-27页 |
·网络媒体的民意表达与社会监督 | 第27-28页 |
·村民自治与社区管理的不断发展 | 第28-29页 |
·政府权力运行不畅:政权与党权相互重合 | 第29-31页 |
·近代以来党国同构的制度惯性 | 第29-30页 |
·现实之中党政共治的双重权威 | 第30-31页 |
·制度积累与渐进替代改革战略 | 第31页 |
·政党权力趋于膨胀:领导与执政中易失衡 | 第31-35页 |
·政党对整个社会全面控制 | 第31-32页 |
·政党对政府运行不当干预 | 第32-33页 |
·政党对自身分权动力不足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中国国家权力结构变迁的方向与路径 | 第35-44页 |
·中国国家权力结构变迁的目标: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党政社结构 | 第35-36页 |
·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党政社结构模型 | 第35页 |
·优化党政社结构模型及其最要作用 | 第35-36页 |
·中国国家权力结构变迁的方向:政党领导下的政府中心主义 | 第36-39页 |
·始终坚持政党对政府与社会的宏观引导 | 第36-38页 |
·充分发挥政府培育现代社会的重要功能 | 第38-39页 |
·中国国家权力结构变迁的路径:政党向政府与社会适度放权 | 第39-44页 |
·政党对社会在引导中适度放权以培育社会资本 | 第39-40页 |
·政党对政府在领导中适度分权以突出政府职能 | 第40-42页 |
·政府对社会在管理中适度让权并提供制度保障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