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博客的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课程群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18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6-17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群与博客概述第18-27页
   ·网络课程第18-19页
     ·网络课程的含义第18页
     ·网络课程的特点第18页
     ·网络课程开发的意义第18-19页
   ·网络课程群第19-20页
     ·网络课程群的涵义第19页
     ·网络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想第19-20页
     ·网络课程群建设的意义第20页
   ·博客第20-22页
     ·博客的定义第20-21页
     ·博客的基本功能第21页
     ·博客的基本特点第21-22页
   ·基于博客的网络课程的可行性分析第22-25页
     ·基于博客的网络课程的理论可行性分析第22-24页
     ·基于博客的网络课程的现实合理性第24-25页
   ·基于博客网络课程群的优势研究第25-27页
     ·系统、灵活、动态的网络课程体系第25页
     ·适合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第25页
     ·促进同专业或相关专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第25-26页
     ·提供开放性、过程性、多元性的评价第26页
     ·作为教育反思的方式第26-27页
第3章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第27-32页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概述第27页
   ·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博客可产生的作用第27-30页
     ·博客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信息导航平台第27-28页
     ·博客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软件应用平台第28-29页
     ·博客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协作探究平台第29页
     ·博客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交流评价平台第29-30页
     ·博客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科学管理平台第30页
   ·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博客的优势第30-32页
     ·评价更科学、全面第30页
     ·教学活动更有成效第30页
     ·交流更具有深度第30-32页
第4章 基于博客的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课程群的设计第32-45页
   ·基于博客的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定位与应用分析第32-33页
     ·教学定位第32页
     ·具体应用第32-33页
   ·基于博客的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课程群的教学设计——以《条码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第33-37页
     ·学习者特征分析第33-34页
     ·教学目标分析第34-35页
     ·教学内容的研究第35页
     ·学习环境的设计第35-36页
     ·作业目标第36页
     ·标准参照的测验项目第36页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第36-37页
     ·过程性评价分析第37页
   ·基于博客的电子商务网络课程群的功能设计第37-45页
     ·基于课程的文章分类第38页
     ·基于知识点的日志标签第38-39页
     ·图片、教学视频和文件的上传、下载功能第39-41页
     ·基于留言功能的答疑系统第41-42页
     ·为教育博客添加全面的搜索功能第42页
     ·研究性学习场所——圈子的使用第42页
     ·新增的学习记录跟踪功能第42-43页
     ·风格多样的模板功能第43页
     ·建立功能超强的知识库信息平台第43-45页
第5章 系统的实现第45-73页
   ·应用于网络课程群的博客系统的总体设计第45页
   ·系统的运行环境与技术结构第45-49页
     ·系统的运行环境第45-48页
     ·技术结构第48页
     ·功能结构第48-49页
   ·主要接口设计第49-50页
     ·外部接口设计第49页
     ·内部接口设计第49-50页
   ·运行设计第50-51页
   ·数据结构设计(概要设计)第51-59页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第59-62页
     ·权限管理第59-60页
     ·用户管理第60-61页
     ·用户组管理第61-62页
     ·角色管理第62页
   ·知识库信息平台功能设计第62-70页
     ·对基本数据进行管理第63-64页
     ·对知识库进行管理第64-65页
     ·对权限进行管理第65-67页
     ·对学习任务进行管理第67-69页
     ·全文检索功能第69-70页
   ·其它说明第70页
   ·基于博客的电子商务网络课程群使用效果第70-73页
     ·博客在网络课程中应用分析第70-71页
     ·总结反思第71-73页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79页
附录 B 部分源代码第79-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研究(1996-2005年)--以湖北省直艺术表演团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