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排水特性的非饱和渗流数值模拟与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3页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产生水损坏的原因分析 | 第14-15页 |
·减少水损坏的措施 | 第15页 |
·研究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的意义 | 第15-16页 |
·目前的路面结构内部排水设计方法 | 第16-20页 |
·排水性能评估 | 第16-17页 |
·排水设计方法 | 第17-19页 |
·现行设计方法局限性分析 | 第19-20页 |
·国内外本课题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国内研究 | 第20-21页 |
·国外研究 | 第21-22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4页 |
第2章 非饱和渗流理论概述 | 第24-37页 |
·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与定解条件 | 第24-30页 |
·达西定律 | 第24-25页 |
·连续性方程 | 第25-26页 |
·稳态渗流微分方程 | 第26-27页 |
·非稳态渗流微分方程 | 第27-28页 |
·定解条件 | 第28-30页 |
·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 | 第30-37页 |
·基质吸力 | 第30-31页 |
·土水特征曲线 | 第31-34页 |
·水力传导系数 | 第34-37页 |
第3章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 第37-44页 |
·设置场合 | 第37-38页 |
·排水设施方案 | 第38-41页 |
·边缘排水系统 | 第38-39页 |
·排水层排水系统 | 第39-41页 |
·排水材料 | 第41-44页 |
·透水性材料 | 第41-42页 |
·渗透系数 | 第42-44页 |
第4章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数值模拟 | 第44-63页 |
·计算断面非饱和渗流模拟及降雨入渗规律分析 | 第44-50页 |
·本文所建分析模型 | 第44-45页 |
·网格划分 | 第45页 |
·边界条件 | 第45-47页 |
·计算断面降雨入渗规律分析 | 第47-50页 |
·内部排水系统非饱和渗流模拟 | 第50-56页 |
·边缘排水系统 | 第50-53页 |
·排水基层 | 第53-56页 |
·饱和流与非饱和流排水时间分析 | 第56-57页 |
·饱和流计算结果 | 第56-57页 |
·非饱和流计算结果 | 第57页 |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57-61页 |
·地下水位的影响 | 第57-59页 |
·雨型的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中央分隔带及裂缝渗水量数值模拟 | 第63-76页 |
·中央分隔带渗水量 | 第63-68页 |
·计算采用模型 | 第63页 |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定 | 第63-64页 |
·雨型的影响 | 第64-66页 |
·回填土种类影响 | 第66-67页 |
·中央分隔带渗沟的排水性能研究 | 第67-68页 |
·沥青路面接(裂)缝入水 | 第68-73页 |
·计算采用模型 | 第68-69页 |
·排水基层 | 第69-73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裂)缝入水 | 第73-75页 |
·计算采用模型与边界条件 | 第7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