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立法正当性及现存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正当性 | 第9-17页 |
(一) 行为纳入“犯罪圈”的合理性 | 第9-13页 |
(二) 行为的危害性 | 第13-15页 |
(三) 刑罚惩治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科学性 | 第17-31页 |
(一) 财产申报制度的缺失决定了该罪的产生 | 第17-19页 |
(二) 证明规则符合无罪推定理念 | 第19-27页 |
(三) 法定刑配置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 第27-31页 |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行为性质 | 第31-37页 |
(一) 行为性质的不同观点及评析 | 第32-35页 |
(二) 行为性质是不作为 | 第35-37页 |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主体 | 第37-41页 |
(一) 犯罪主体的规定 | 第37-38页 |
(二) 国家工作人员的亲属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 第38-41页 |
五、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完善 | 第41-46页 |
(一)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财产申报制度 | 第41-42页 |
(二) 完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刑罚设置 | 第42-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4-57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63页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