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5页 |
·工程建设监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1-14页 |
·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在工程建设监理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工程建设监理的发展 | 第15页 |
·国外“信息不对称”激励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工程建设监理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国内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页 |
·本文创新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不对称信息下工程建设监理委托—代理问题 | 第21-34页 |
·信息不对称相关理论简介 | 第21-26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模型 | 第21-23页 |
·“团队生产”与监督理论 | 第23-24页 |
·博弈论简介 | 第24-26页 |
·不对称信息下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两对委托——代理关系 | 第26-28页 |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6-27页 |
·业主与监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7-28页 |
·业主与监理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8-30页 |
·客观原因 | 第28-30页 |
·主观原因——个人机会主义倾向 | 第30页 |
·业主与监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第30-33页 |
·成因分析 | 第30-31页 |
·解决措施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监理招投标阶段逆向选择问题研究 | 第34-55页 |
·监理招投标阶段逆向选择问题 | 第34-36页 |
·监理招投标中的信息不对称 | 第34页 |
·监理招投标阶段的逆向选择问题 | 第34-36页 |
·工程项目建设监理招投标机制博弈分析 | 第36-41页 |
·招投标的特征——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第36页 |
·建设监理招投标博弈模型 | 第36-39页 |
·招投标阶段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39-41页 |
·建设工程监理招标的特殊性与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41-47页 |
·监理招标的特殊性分析 | 第41-44页 |
·监理招标评标方法简介 | 第44-46页 |
·建设监理招标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6-47页 |
·基于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监理评标决策优化模型 | 第47-54页 |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标指标的权值 | 第47-51页 |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选择监理单位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监理合同履约阶段激励问题研究 | 第55-73页 |
·监理合同履约阶段信息不对称分析 | 第55-56页 |
·业主对单个代理人的激励 | 第56-62页 |
·选择性报酬委托—代理模型 | 第56-59页 |
·报酬激励强度系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59-60页 |
·单个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激励机制设计 | 第60-62页 |
·业主对多个代理人的激励 | 第62-70页 |
·代理人之间的行为关系分析 | 第62-63页 |
·监理与承包商的合谋作假的博弈分析 | 第63-66页 |
·基于多任务委托下的多代理人激励机制设计 | 第66-70页 |
·监理激励约束的外部保障机制需求分析 | 第70-72页 |
·监理人员薪酬制度改革 | 第70-71页 |
·加快监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 第71页 |
·完善监理工程师职业责任保险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洞庭湖区桃源县城市防洪工程监理招标分析 | 第73-84页 |
·工程概况 | 第73-74页 |
·桃源县日元贷款城市防洪工程施工监理综合评标分析 | 第74-75页 |
·综合评分细则 | 第74页 |
·评标委员会的组建 | 第74-75页 |
·综合评分法评标结果 | 第75页 |
·层次—灰色关联评标法在“桃源县城市防洪工程”施工监理招标中的应用分析 | 第75-83页 |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75-79页 |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最佳投标单位 | 第79-82页 |
·两种评标方法比较分析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A | 第90页 |
附录B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