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0-1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0-11页 |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药物及制备 | 第10-11页 |
·干预药物的组成 | 第10页 |
·干预药物浓度的计算 | 第10-11页 |
·干预药物的制备 | 第11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13页 |
·动物造模方法 | 第11-12页 |
·动物分组及药物干预 | 第12页 |
·实验动物取材 | 第12-13页 |
3 观察指标 | 第13-14页 |
·术后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第13页 |
·光镜观察 | 第13页 |
·HE染色 | 第13页 |
·masson染色 | 第13页 |
·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的测定 | 第13-14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5-21页 |
1.实验大鼠术后一般情况观察结果 | 第15-16页 |
2.实验大鼠术后切口肉眼观察结果 | 第16-17页 |
3.光镜观察结果 | 第17-20页 |
·HE染色观察 | 第17-19页 |
·masson染色观察 | 第19-20页 |
4 大鼠体重增长结果 | 第20页 |
5 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测定结果 | 第20-21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1-38页 |
一.中医对创伤愈合的认识 | 第21-25页 |
1 创伤性伤口的外治法 | 第21-23页 |
2 创伤性伤口的内治法 | 第23-25页 |
·活血化瘀论 | 第24页 |
·补气血论 | 第24页 |
·补脾胃论 | 第24-25页 |
·药膳调治论 | 第25页 |
二.现代医学对创伤愈合的认识 | 第25-29页 |
1 切口皮肤组织结构 | 第25页 |
2 手术切口修复的基本模式 | 第25-26页 |
3 参与切口愈合的主要细胞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4 参与切口愈合主要细胞外基质及在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5 阻碍创伤愈合过程的因素 | 第28页 |
6 促进创伤愈合的方法 | 第28-29页 |
三 导师对乌鳢复元汤的组方思路 | 第29-31页 |
1 术后病人特点 | 第29-30页 |
2 对食疗促进康复的认识 | 第30页 |
3 乌鳢复元汤组成 | 第30-31页 |
4 乌鳢复元汤药膳配伍分析 | 第31页 |
四 实验设计思路 | 第31-3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1-32页 |
2 研究设计 | 第32-33页 |
·分组研究设计 | 第32页 |
·动物选用 | 第32页 |
·动物造模方法选用 | 第32-33页 |
3 观察及检测指标的选用 | 第33-35页 |
五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1 乌鳢复元汤对术后大鼠生命活动、切开局部及体重增长的影响 | 第35页 |
2 乌鳢复元汤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 第35-36页 |
3 乌鳢复元汤对切口愈合质量的影响 | 第36页 |
4 乌鳢复元汤对Ⅲ型前胶原(PCⅢ)的影响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表 | 第43-48页 |
附图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