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7页 |
·当代西方学者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及运用 | 第8-11页 |
·国内社会资本研究与运用状况 | 第11-14页 |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对社会资本的界定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提升农民社会资本的价值分析 | 第17-28页 |
·社会资本的功能及伦理意蕴 | 第17-21页 |
·社会资本的功能 | 第17-18页 |
·社会资本的伦理意蕴 | 第18-21页 |
·农民社会资本的传统样态及新变化 | 第21-25页 |
·传统农民社会资本的特点 | 第21-22页 |
·农民社会资本的新变化 | 第22-25页 |
·提升农民社会资本的意义与价值 | 第25-28页 |
·促进农民群体的分流与现代化 | 第25页 |
·培养和造就农民的现代公民素质 | 第25-26页 |
·加速基层政权组织的重构 | 第26页 |
·扩展农民的信用关系,促进友好互助的道德风尚的形成 | 第26页 |
·有利于增进合作,提高农民群体的内部凝聚力 | 第26-27页 |
·促进社会稳定、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农民社会资本缺失的伦理根源 | 第28-40页 |
·制度公正缺位是农民社会资本缺失的现实根源 | 第28-31页 |
·制度公正缺位使农民社会资本的基础性来源不足 | 第28-30页 |
·制度公正缺位削弱农民的制度认同 | 第30页 |
·制度公正缺位提高道德风险,加剧农民社会资本的流失 | 第30-31页 |
·道德失范是农民社会资本缺失的助推器 | 第31-37页 |
·道德失范加剧农民规范社会资本的缺失 | 第33-34页 |
·道德失范加剧农民关系社会资本的缺失 | 第34-35页 |
·道德失范加剧农民身份社会资本的缺失 | 第35-37页 |
·自主意识缺乏是农民社会资本缺失的主观根源 | 第37-40页 |
·自主意识的缺乏阻碍了自身在社会系统中的利益表达 | 第37-38页 |
·自主意识的缺乏造成了农民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的低下 | 第38页 |
·自主意识的缺乏使农民的现实批判精神和权利意识淡薄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提升农民社会资本的伦理途径 | 第40-54页 |
·归位制度公正是提升农民社会资本的根本保障 | 第40-45页 |
·赋予农民平等的公民权利,扩大农民社会资本的基础来源 | 第40-43页 |
·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疏通农民社会资本的补给渠道 | 第43-44页 |
·提高制度的科学化水平,保障农民社会资本来源的有效性 | 第44-45页 |
·重塑宽容精神是提升农民社会资本的必要途径 | 第45-48页 |
·宽容精神消除社会歧视、提升农民社会资本的机制 | 第45-47页 |
·重塑宽容精神的途径 | 第47-48页 |
·培育农民的自主意识是提升农民社会资本的根本途径 | 第48-54页 |
·优化教育格局是培育农民的自主意识的基本途径 | 第49-50页 |
·社会流动与城市体验是培育农民自主意识的必要途径 | 第50-52页 |
·大众传媒是培育农民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