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论文

流形学习理论与算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1.1 流形学习的背景第12-13页
 §1.2 流形学习的目的与概念第13-14页
 §1.3 流形学习研究进展第14-22页
  §1.3.1 神经网络第14-15页
  §1.3.2 主流形第15-18页
  §1.3.3 嵌入方法第18-21页
  §1.3.4 核主成分分析第21-22页
  §1.3.5 其他流形学习方法第22页
 §1.4 流形学习的应用第22-27页
  §1.4.1 可视化第22-23页
  §1.4.2 推理与半监督学习第23-24页
  §1.4.3 非监督特征提取第24-25页
  §1.4.4 分类与监督特征提取第25页
  §1.4.5 数据描述与建模第25-27页
 §1.5 本文研究工作概述第27-28页
 §1.6 本文内容安排第28-30页
第二章 流形学习面临的问题第30-44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特征提取任务第30-40页
  §2.2.1 实例分析第34-36页
  §2.2.2 对非监督特征提取方法的评价第36-39页
  §2.2.3 小结第39-40页
 §2.3 拓扑结构描述任务第40-42页
  §2.3.1 表达拓扑结构多样性的能力第40-41页
  §2.3.2 准确并直观地表达拓扑结构的能力第41-42页
  §2.3.3 小结第42页
 §2.4 总结第42-44页
第三章 相似性保持主曲线的理论与算法第44-70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使用曲线提取一维特征第44-46页
  §3.2.1 曲线的相关概念第44-46页
  §3.2.2 使用曲线进行一维特征提取第46页
 §3.3 相似性保持主曲线的理论基础第46-58页
  §3.3.1 相似性保持主曲线的定义第47-53页
  §3.3.2 相似性保持主曲线的性质第53-55页
  §3.3.3 相似性保持主曲线的参数选择第55-57页
  §3.3.4 提取多维特征第57-58页
 §3.4 相似性保持主曲线的学习算法第58-62页
  §3.4.1 初始化第59页
  §3.4.2 在S_k中寻找相似性保持主曲线的估计第59-61页
  §3.4.3 添加新的控制节点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第61页
  §3.4.4 算法终止条件第61页
  §3.4.5 计算复杂性分析第61-62页
 §3.5 实验第62-68页
  §3.5.1 在仿真数据集上与K主曲线算法的比较第62-64页
  §3.5.2 提取高维空间中数据分布的一维特征第64-65页
  §3.5.3 发现高维空间中的一维开流形第65-67页
  §3.5.4 使用高阶相似性保持主曲线发现二维流形第67-68页
 §3.6 结论第68-70页
第四章 全局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第70-86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第71页
 §4.3 全局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第71-76页
  §4.3.1 思想基础第71-73页
  §4.3.2 算法流程第73-74页
  §4.3.3 计算问题第74-75页
  §4.3.4 算法评价标准与参数选择第75-76页
 §4.4 与其它方法的联系第76-79页
  §4.4.1 图嵌入框架第76-77页
  §4.4.2 非监督鉴别投影第77-79页
 §4.5 实验第79-83页
  §4.5.1 "戳破的球"数据集第79-81页
  §4.5.2 "不完整的轮胎"数据集第81-82页
  §4.5.3 实验结果分析第82-83页
 §4.6 结论第83-86页
第五章 拓扑图的概念及学习策略第86-102页
 §5.1 引言第86-87页
 §5.2 主拓扑与拓扑图第87-89页
 §5.3 拓扑图的分割-组合学习策略第89-93页
  §5.3.1 确定样本之间的近邻关系第89-90页
  §5.3.2 学习数据集的合适分割第90-91页
  §5.3.3 拓扑图的生成第91-92页
  §5.3.4 与其他拓扑学习算法的联系与比较第92-93页
 §5.4 聚类增长算法第93-95页
  §5.4.1 学习算法第93-95页
  §5.4.2 计算复杂度分析第95页
 §5.5 实验结果与应用第95-100页
  §5.5.1 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第95-98页
  §5.5.2 实际应用第98-100页
 §5.6 结论第100-102页
结束语第102-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附录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盾构隧道垂直土压力松动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东北地区固化剂稳定土路面基层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