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多面体模型间的最小距离 | 第8-9页 |
| ·参数模型间的最小距离 | 第9-10页 |
| ·碰撞检测 | 第10页 |
| ·应用领域 | 第10-11页 |
| ·本文所做工作 | 第11-12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距离计算问题的方法与分析 | 第14-25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Enhanced GJK 算法 | 第14页 |
| ·建立空间物体的层次结构 | 第14-22页 |
| ·LUB_Tree 框架 | 第22-24页 |
| ·算法说明 | 第22-23页 |
| ·最好和最坏情况下的性能 | 第23-24页 |
| ·多面体间的最小距离计算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点到三角形网格体的最近有符号距离 | 第25-38页 |
| ·引言 | 第25-26页 |
| ·伪法矢量 | 第26-30页 |
| ·已提出的伪法矢量 | 第26-28页 |
| ·角度权伪法矢量 | 第28-29页 |
| ·证明 | 第29-30页 |
| ·基于层次包围盒技术的算法 | 第30-31页 |
| ·动态球搜索技术 | 第31-33页 |
| ·动态球搜索算法的原理 | 第31-32页 |
| ·空间点到空间三角形片的距离算法 | 第32-33页 |
| ·算法实现 | 第33-3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物体到物体的最近距离计算 | 第38-45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扫掠球量 | 第38-41页 |
| ·建立扫掠球量的层次包围盒 | 第39-41页 |
| ·建立混合层次(Hybrid Hierarchies) | 第41页 |
| ·计算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 第41-4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总结和未来工作 | 第45-46页 |
|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45页 |
| ·未来工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