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25页 |
·本研究拟回答的问题 | 第25-27页 |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9-30页 |
第2章 社会保障相关理论 | 第30-40页 |
·社会保障的内涵 | 第30-32页 |
·社会保障的起源 | 第32-34页 |
·社会保障的构成 | 第34-37页 |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 第37-40页 |
第3章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第40-57页 |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 第40-44页 |
·“投保资助型”模式 | 第41-42页 |
·“福利国家型”模式 | 第42-43页 |
·“国家保险型”模式 | 第43页 |
·“储蓄保险型”模式 | 第43-44页 |
·国外典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44-49页 |
·欧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44-47页 |
·日本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47-48页 |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48-49页 |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 | 第49-54页 |
·城乡建立社会保障的时间对比 | 第50-51页 |
·农业所占份额 | 第51-52页 |
·农村人口状况 | 第52-54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54页 |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 第54-57页 |
第4章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思路 | 第57-68页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 第57-59页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原则 | 第59-62页 |
·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 第59-60页 |
·社会化保障 | 第60-61页 |
·保障基本需求 | 第61页 |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一体化 | 第61-62页 |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相结合 | 第62页 |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 第62-68页 |
·城镇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 第63-65页 |
·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 第65-66页 |
·实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差别的原因 | 第66-68页 |
第5章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 第68-99页 |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68-84页 |
·社会保障制度低水平的建设阶段(90年以前) | 第68-70页 |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探索阶段(90年到2003年6月) | 第70-75页 |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新时期(2003年6月至今) | 第75-84页 |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84-90页 |
·养老保险制度 | 第84-85页 |
·医疗保障制度 | 第85-87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87-88页 |
·失地农民保障制度 | 第88-90页 |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负面影响 | 第90-94页 |
·制约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94-99页 |
第6章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第99-128页 |
·建立农村社保制度的指导思想 | 第99-101页 |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第99-100页 |
·政府统筹,多方负担 | 第100页 |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 | 第100页 |
·坚持健全体系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 第100-101页 |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构想 | 第101-119页 |
·养老保险制度 | 第101-105页 |
·医疗保障制度 | 第105-108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08-112页 |
·失地农民的保障 | 第112-119页 |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第119-128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119-121页 |
·农民收入水平 | 第121-122页 |
·财政支持水平 | 第122-125页 |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第125-128页 |
第7章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建设 | 第128-141页 |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 | 第128-131页 |
·农村养老保险 | 第128-129页 |
·农村失地农民保障 | 第129页 |
·农村医疗保障 | 第129-130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 第130-131页 |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的法治管理 | 第131-133页 |
·农村低保法规 | 第131-132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规 | 第132-133页 |
·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管理 | 第133-139页 |
·建立养老保险并补充以商业保险的管理模式 | 第133-135页 |
·建立各级政府及个人出资的强制“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 第135-136页 |
·建立以县(市)为主体、不同筹资模式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36-137页 |
·建立促进就业和以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失地农民保障财政管理模式 | 第137-139页 |
·建立完善监督机制 | 第139-141页 |
·行政监督系统 | 第139页 |
·专门监督系统 | 第139-140页 |
·司法监督系统 | 第140页 |
·社会监督系统 | 第140-141页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第141-147页 |
·结论 | 第141-143页 |
·政策运用 | 第143-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