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4页 |
一、我国行政区划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 | 第7-10页 |
(一) 我国行政区划的发展历程 | 第7-9页 |
(二) 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基本规律 | 第9-10页 |
二、社会主义行政区划的性质 | 第10-14页 |
(一) 政治性和政策性 | 第11页 |
(二) 阶级性 | 第11页 |
(三) 综合性 | 第11-12页 |
(四) 地域性 | 第12页 |
(五) 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 第12页 |
(六) 可变性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建国后行政区划制度变革的简要回顾与现实反思 | 第14-21页 |
一、建国后行政区划变革的简要回顾 | 第14-16页 |
二、中国行政区划体制的现状及缺陷 | 第16-21页 |
(一) 中国行政区划体制的现状 | 第16-17页 |
(二)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的弊端 | 第17-21页 |
第三章 深化行政区划改革的可行性分析及面临的挑战 | 第21-29页 |
一、深化行政区划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25页 |
(一) 新公共服务和扁平化组织提供理念指导 | 第21-22页 |
(二) 交通通讯的发展和电子政务提供技术支持 | 第22-23页 |
(三) 日益发展的区域化经济及城市化进程提供动力支持 | 第23-25页 |
二、深化行政区划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 第25-29页 |
(一) 历史的惯性力量不易改变 | 第25-26页 |
(二) 政府职能转变的挑战 | 第26页 |
(三) 改革推进手段的挑战 | 第26-27页 |
(四) 社会不稳定因素十分复杂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区划改革应然走向的思考及路径选择 | 第29-48页 |
一、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 | 第29-30页 |
(一) 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 | 第29页 |
(二)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 | 第29页 |
(三) 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原则 | 第29-30页 |
(四) 有利于国家的行政管理 | 第30页 |
二、他山之石:国外区划改革的先进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三、区划改革的具体思路 | 第32-45页 |
(一) 在新公共服务和扁平化组织理论的指导下,以转变政府职能作为保证 | 第32-34页 |
(二) 以增加省级行政区划数量、划小省级行政区划规模为中心 | 第34-37页 |
(三) 以撤县(市)设区和扩权强县作为两个主要实践方向 | 第37-40页 |
(四) 以划分行政疆域和设置行政中心作为重要任务 | 第40-41页 |
(五) 以稳定并完善乡镇行政区划,加强乡镇政府改革为基本要求 | 第41-45页 |
四、区划改革中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 第45-48页 |
结束语 中国行政区划的未来走向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