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陕南古镇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6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0-11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1-12页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构建第16-43页
   ·概念辨析第16-20页
     ·历史文化村镇与古村镇第16页
     ·保护与保存第16-17页
     ·古村镇保护的对象及内容第17-20页
   ·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理念第20-23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1页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第21页
     ·包容性理念第21-22页
     ·和谐低碳理念第22页
     ·体验理论第22-23页
   ·现有的保护模式第23-27页
     ·新旧结合模式第23-24页
     ·有机更新保护模式第24页
     ·整体保护模式第24-25页
     ·易地保护模式第25-27页
   ·评价体系的构建第27-43页
     ·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第27-2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标评价第28-29页
     ·保护措施指标评价第29-30页
     ·构建评价系统第30-43页
第三章 陕南古村镇保护与开发的现状第43-72页
   ·陕南概况第43-47页
     ·自然资源概况第43-46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46-47页
   ·陕南古镇现状第47-59页
     ·陕南古镇保护现状第48-57页
     ·陕南古镇开发现状第57-59页
   ·各个古镇得分和分级情况第59-66页
     ·分级标准第59页
     ·古镇得分情况第59-65页
     ·陕南古镇的分级第65-66页
   ·SWOT分析第66-72页
     ·优势第66-67页
     ·劣势第67-69页
     ·机遇第69页
     ·挑战第69-72页
第四章 陕南古镇发展与保护的原则与目标第72-75页
   ·保护与发展的原则第72-73页
     ·真实性原则第72页
     ·完整性原则第72页
     ·包容性发展原则第72-73页
     ·低碳环保性原则第73页
     ·政府支持与公众参与性原则第73页
     ·公平公正性原则第73页
   ·保护与发展的目标第73-75页
     ·社会目标第73页
     ·经济目标第73页
     ·文化目标第73-74页
     ·生态目标第74-75页
第五章 陕南古镇的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第75-80页
   ·陕南古镇的保护措施第75-77页
     ·A类古镇的保护措施第75-76页
     ·B类古镇的保护措施第76页
     ·C类古镇的保护措施第76-77页
   ·陕南古镇发展的方向第77-80页
     ·A类古镇的发展方向第77-78页
     ·B类古镇的发展方向第78页
     ·C类古镇的发展方向第78-8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附表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详表第85-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危机下中国能源政策选择研究
下一篇:陕西七建公司经营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