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初中数学教学目的 | 第8-10页 |
(一)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 第8页 |
(二) 将素质教育同大纲教学目的相结合 | 第8-10页 |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 | 第10-14页 |
(一) 创设问题情境 | 第11页 |
(二) 建构数学模型,提出数学问题 | 第11-13页 |
(三) 解决数学问题 | 第13-14页 |
(四) 应用和拓展数学问题 | 第14页 |
三、实践与探索课的意义及特点 | 第14-16页 |
(一) 实践探索课的涵义 | 第14页 |
(二) 数学实践与探索课的特点 | 第14-16页 |
(三) 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的主要程序 | 第16页 |
四、实践与探索课在目前应试教育前提下的过渡形式 | 第16-19页 |
(一) 应用题的重要性 | 第17页 |
(二)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 第17-19页 |
五、如何实施应用题教学 | 第19-27页 |
(一) 应用题教学三部曲 | 第19-23页 |
(二) 开发生活中的应用题课程资源、发展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 第23-26页 |
(三) 以“用数学”促进“学数学”的思想促进应用题教学 | 第26-27页 |
六、如何开展实践与探索课 | 第27-29页 |
(一) 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课程教学 | 第28页 |
(二)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 | 第28-29页 |
(三) 根据学生的思维结构进行教学 | 第29页 |
七、实践与探索课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几种主要理论方法 | 第29-33页 |
(一) 合作学习不可缺少 | 第29-31页 |
(二) 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 第31-32页 |
(三) 研究性学习要渗透到实践与探索课中 | 第32-33页 |
八、实践与探索课的具体实施方法 | 第33-37页 |
(一) 各环节的注意点 | 第34-36页 |
(二) 案例 | 第36-37页 |
九、目前教师在实施实践与探索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37-41页 |
(一) 开展实践与探索课存在的困难 | 第37-38页 |
(二) 实践与探索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三) 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 第40-41页 |
十、总结 | 第41-43页 |
参考书目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