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9-20页 |
·虫草属真菌 | 第9页 |
·虫草属真菌的种类资源与分布 | 第9-10页 |
·虫草属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虫草属真菌的寄主昆虫 | 第11-12页 |
·虫草属真菌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2-15页 |
·核甘类化合物 | 第12-13页 |
·氨基酸、多肽 | 第13-14页 |
·虫草多糖类 | 第14页 |
·糖醇、甾醇类 | 第14页 |
·脂肪酸、酯、烷烃 | 第14-15页 |
·其它成分 | 第15页 |
·虫草属真菌的药理作用 | 第15-18页 |
·免疫作用 | 第15-16页 |
·对肾衰的治疗 | 第16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6-17页 |
·抗氧化活性 | 第17页 |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第17页 |
·其它作用 | 第17-18页 |
·立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18-20页 |
第二章、四种虫草属真菌菌丝体主要成分对比研究 | 第20-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菌种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药品 | 第20-21页 |
·虫草菌丝体检测样品的制备 | 第21页 |
·虫草多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 第21-22页 |
·蛋白质成分含量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 第22-23页 |
·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测定法 | 第23-24页 |
·腺苷含量的测定-高压液相色谱法 | 第24页 |
·虫草酸含量的测定-索氏抽提滴定法 | 第24-25页 |
·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9页 |
·四种虫草菌种人工发酵菌丝体中主要成分 | 第25-27页 |
·四种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甲醇提取物的比较 | 第27-29页 |
第三章、虫草菌营养成分利用对比研究 | 第29-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菌种 | 第29页 |
·仪器 | 第29页 |
·药品 | 第29页 |
·基本培养基 | 第29页 |
·种子培养基 | 第29页 |
·虫草菌种固态培养气生菌丝的显微形态观察 | 第29-30页 |
·四种虫草菌种营养需求平板试验 | 第30页 |
·四种虫草菌种液体培养营养需求试验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56页 |
·虫草菌种固态培养气生菌丝的显微形态比较 | 第30-32页 |
·冬虫夏草SD-801营养成分利用试验结果 | 第32-36页 |
·冬虫夏草CS-4营养成分利用试验结果 | 第36-41页 |
·蒙山虫草MC营养成分利用试验结果 | 第41-47页 |
·蛹虫草BC营养成分利用试验结果 | 第47-52页 |
·虫草属真菌营养利用与菌体代谢间的关系分析 | 第52-53页 |
·四种虫草菌种不同培养基液态摇瓶发酵试验结果 | 第53-56页 |
第四章、四种虫草菌种多糖提取方法研究 | 第56-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菌种 | 第56页 |
·仪器 | 第56页 |
·药品 | 第56页 |
·虫草菌丝体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56页 |
·多糖的测定方法-苯酚硫酸法 | 第56页 |
·虫草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56-57页 |
·四种虫草菌种中多糖的初级分离与比较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虫草多糖提取方法实验结果 | 第57-60页 |
·四种虫草菌种新鲜菌丝体多糖分步提取试验结果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